“2011年普氏能源資訊全球能源企業250強”日前在新加坡國際能源周期間發布。中國能源企業在本年度中表現搶眼,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共有18家入選。其中,中國石油排名上升3位至全球第四,成為十年來首度躋身全球前5位的中國能源企業,而在環亞太地區則高居榜首。中國石化排位不變,繼續穩坐全球第8位。而
中海油則躍升14位,名列全球第十五,成為排名上升最快的中國企業之一。
“2011年普氏能源資訊全球能源企業250強”是根據2010年全球能源企業資產、營業收入、利潤及投資回報率等進行綜合評分而得。該排行榜旨在衡量各企業的財務業績,并列出它們在全球、所在地區以及行業領域的名次。除公布全球能源企業排名之外,普氏還同時發布了“亞洲能源企業榜”與“全球成長最快能源企業50強。”
2011年是普氏發布“全球能源企業250強“的第十個年頭。在本年度榜單中,有70家亞洲能源企業躋身250強,較十年前增長40%。其中,石油和天然氣企業仍然占據多數席位,而煤炭與可消費燃料以及電力兩大行業也有顯著增長。
普氏能源資訊總裁拉里·尼爾認為,近年來亞洲地區的能源需求增長遠高于其他地區,同時,越來越多的亞洲企業走出國門,放眼世界舞臺。從今年的“全球能源企業250強”榜單中,人們可以看出十年來亞太能源企業的強勁增長。
在今年上榜的18家中國企業中,中國石油全球排名躍至第4位,蟬聯亞太榜單桂冠。回首十年前,中國石油以總資產510億美元,排名“普氏能源資訊全球能源企業250強”第12位。而今天,中國石油總資產達到2550億美元,利潤較十年前增長了7.5倍。中國石化也從十年前的17位,上升到了第8位,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能源企業之一。
本屆“全球成長最快能源企業50強”評估了國際能源企業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共有13家中國企業進入榜單。香港華潤電力憑借42.4%的復合增長率位列第十,長江電力以35.8%的復合增長率位列第十三。此外,中國能源企業國電電力(十五)、西山煤電(十六)、潞安環能(十七)、華能國際(二十一)以及兗州煤業(二十二)等均進入了成長最快25強之列。
在本年度“煤炭與可消費燃料企業10強”榜單中,中國企業占據了5個席位。中國神華位列榜首,其余四家上榜企業分別為中煤能源、兗州煤業、潞安環能與西山煤電。中國煤炭企業強勢增長,源于中國煤炭產業的高速發展,而近年來開展得如火如荼的煤炭資源整合,以及中國不斷增長的煤炭進口量,也促進了相關企業的擴張。
此外,中國企業在電力行業也表現搶眼,四家企業入主“電力企業10強”。其中長江電力位列全球第三,華能國際、華潤電力以及大唐國際均榜上有名。
普氏能源亞洲商務拓展高級總監華大威表示,十年來,“普氏能源資訊全球能源企業250強”榜單見證了中國能源企業的強勢增長。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多年來經濟高速發展促進了能源需求,這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華大威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入主“普氏能源資訊全球能源企業250強”。
據了解,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同比上升3.1%,達到87,382千桶/日,超過了2007年全球石油的需求峰值。需求的增長帶來了價格的上漲,根據普氏石油指數顯示,2010年
布倫特石油日均價格為79.5美元/桶,相較于2009年上漲近18美元/桶。
由于
油價攀升,本年度“普氏能源資訊全球能源企業250強”前10位的企業,年度利潤總和接近1789億美元,較2009年增長了20.4%。總部位于休斯頓的美國石油巨擘
埃克森美孚公司連續7年蟬聯第一,美國
雪佛龍石油公司排名上升7位躍至第2。此外,排在前10位的除了
中石油和
中石化以外,還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法國石油公司
道達爾,荷蘭皇家
殼牌公司,美國康菲公司,俄羅斯Rosneft石油公司與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