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集團副總經理廖永遠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國內三大石油公司、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錄井裝備制造企業以及斯倫貝謝、貝克休斯等國際知名工程技術服務公司的220多名專家和科技工作者,圍繞錄井技術新成果及未來中國錄井技術發展方向進行交流討論。
廖永遠總結回顧了石油錄井發展歷程,分析了近些年世界錄井格局的變化。他說,近些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間,中國錄井技術取得長足進步。錄井工程圍繞油氣勘探開發需求,依靠科技進步,以地質錄井、氣測錄井和工程錄井為基礎,發展了地化錄井、定量熒光、核磁共振、巖芯成像、元素分析等多種方法和手段。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應用,使錄井定量化和可視化得以實現。這些技術在油氣勘探開發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廖永遠說,錄井技術必須服務于油氣勘探開發,服務于鉆井提速提效,服務于安全生產,服務于效益發展。隨著油氣勘探開發環境的變化,鉆井工程新技術、新工藝的快速發展及鉆井速度大幅度提高,錄井技術正面臨很大挑戰,加快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推動技術進步是錄井工程面臨的緊迫任務。他希望通過會議交流,進一步認識錄井技術在勘探開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明確錄井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加強錄井技術發展領域里的合作,共同解決制約錄井技術發展的一些瓶頸問題,滿足勘探開發的需要。
錄井是發現油氣藏、評價油氣藏最及時和最直接的手段,被譽為勘探開發的眼睛、鉆井安全參謀和信息傳輸的中樞。作為石油工程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錄井技術與石油工業同步誕生,上世紀90年代初期從鉆井剝離,實現了專業化發展。中國錄井技術經歷了從手工錄井、氣測錄井、綜合錄井到網絡化四個階段的跨越式發展歷程。目前,直接從事錄井技術服務的中國企業超過70個。其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所屬企業21個。錄井隊伍總量超過2000支,從業人員2萬人左右,年錄井能力2萬口以上。
中國石油工業錄井技術交流會每兩年召開一次,由三大石油公司聯合主辦,輪流承辦。這次會議由中國石油長城鉆探公司承辦,為期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