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公司創新思維,大力做好“水文章”,水驅開發效果明顯。截至8月底,水驅開發平均單井日產油已由2008年年底的1.96噸提升到2.07噸,自然遞減率、綜合遞減率分別降至6.51%和0.41%,為近十年最佳。
近年來,面對斷塊破碎、儲層類型和油品復雜多樣、油水黏度比大等不利因素,遼河油田堅持創新思維,實施多元化注水,推進精細注水,以建立注水示范區塊為引領,大力探索多元注水開發方法。今年3月,遼河油田進一步確立立體注水開發等7大類18個注水示范區塊,覆蓋地質儲量2.289億噸,為探索不同油藏有針對性注水措施建立了良好架構。
針對靜安堡油田不同類型油藏和不同開發矛盾,科研人員突出加強油藏類型、開發單元、主導技術研究和現場管理,在砂巖油藏規模開展多元復合方式開發和電磁加熱試驗,在潛山油藏大力實施水平井組合注水和異步注采。上半年,靜安堡油田自然遞減率、綜合遞減率分別降至-0.81%和-6.2%,實現產量穩步回升。
在歡26塊等低滲透區塊取得注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遼河油田重點擴大了歡北塊、強1塊、奈1塊、歡58塊等低滲透油藏精細注水開發規模,通過實施注水開發與產能建設同步,強1塊、奈1塊實現產量穩步上升。歡北塊通過加強水質精細處理,優選儲層防膨劑,今年累計恢復注水開發儲量1449萬噸,日產油上升到239噸,比措施前提高39%。油層厚度只有1.5米的薄層油藏茨631斷塊區,通過實施薄層水平井,創新發展直平組合、平平組合注水方式,實現高效開發。茨631—H1井注水補充能量、適時開展調驅后,今年累計增產原油1.1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