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石油昨日披露,在9月4日晚8時,康菲中國已完成停止蓬萊19-3油田的鉆井、注水及生產作業的程序,共計231口井(包括180口生產井及51口注水井)停止了作業。這也意味著,該油田完全關閉運營。康菲表示,正在重新編制油田開發海洋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并將提交國家海洋局核準。
進展
海底仍會偶爾產生油花
上周五(9月2日),針對康菲石油并未在最后期限完成“兩個徹底”(徹底排查溢油風險,徹底封堵溢油源),國家海洋局要求:蓬萊19-3全油田停鉆、停注、停產作業;繼續排查溢油點,封堵溢油源,并及時清除溢油事故的殘留礦物油油基泥漿;新編制油田的海洋環境影響報告;與合作方中海油共同制訂油藏泄壓方案以保證油田的安全及保護油藏;及時向公眾、中海油及海洋局通報信息。
康菲昨日披露,B平臺未發現任何滲油或油膜;C平臺附近發現零星油膜并已立即清理。在海底清理殘留油污過程中,仍會偶爾產生油花。海面發現的任何油膜,均已立即得到了全部回收和清理。
截至昨日,康菲石油已累計清理408立方米礦物油油基泥漿。在天氣和海流狀況具備的條件下,潛水員繼續尋找殘留的礦物油油基泥漿,一旦發現立即清理。
康菲昨日還披露,將繼續與合作方中海油共同制訂油藏泄壓方案以保證油田的安全及保護油藏,中海油已組織專家在上周二、四評審該計劃。
回應
最高道德標準開展業務
上周末,新華社發文援引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陳先達等多位權威人士指出,這一溢油事故完全是康菲石油公司責任心缺失下的低級人為失誤,康菲因存在僥幸心理,覺得沒有人監管才敢將風險拋到一邊。
昨日,康菲石油也罕見地表示,公司始終承諾遵守任何一個業務所在地的法律法規,并且以最高道德標準開展業務活動。
目前,國家海洋局已認定溢油為責任事故,而對于中海油是否在油田開采中疏于監管,記者電郵至中海油,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