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渤海漏油漩渦中的康菲今天終于要舉行媒體見面會了。這場幾度推遲的媒體會將面對籠罩當頭的各種疑問,康菲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嗎?比如海洋生態索賠。
今年6月初,康菲與中海油合作的蓬萊19-3油田發生兩起溢油事故。事件曝光后,7月6日,康菲與中海油第一次面見媒體,當時擔任作業方的康菲信誓旦旦地稱海底滲漏點已被全部堵住。但是形勢似乎愈加嚴重。前天,康菲承認在油田C平臺北側15米范圍內發現10處海底油污滲漏點(20日,康菲曾承認發現9處滲漏點)。而中國海監船只和飛機19日巡航監視發現,油田海域有3處油膜覆蓋區。
此前,海洋局已經接連發出通牒,責令康菲在本月底前徹底封堵溢油源,并要求康菲就處置不力向公眾道歉,而康菲8月19日的道歉則被指缺乏誠意。
最近北京律師賈方義向青島海事法院、天津海事法院以及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中海油和康菲石油設立100億元的賠償基金,進行生態賠償和生態恢復。不過,截至昨天仍未有法院立案。其助手郭乘希稱,青島海事法院的回復為是否立案需要“層層請示”,正在研究中;海南高法的口頭回復是不在管轄范圍;另外天津海事法院還沒有做出回復。
不過,在另外一位資深公益律師看來,個人提起公益訴訟尚沒有明確的法律支持。他指出,根據我國海洋法,相應的政府部門擔當原告提起訴訟更加順理成章。
事實上,近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在公開選聘渤海溢油索賠案件法律服務機構,啟動法律訴訟前的證據收集、取證等準備工作。不過,這位不愿具名的律師建議,海洋局為什么不能馬上起訴呢?這場官司未必一定要等到各方的評估報告完成之后再啟動。通過法院的力量采取保全措施,對于康菲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力的督促。同時康菲應當提前支付一部分訴訟成本。
據悉,為徹底查明污染事故發生原因及污染損害等情況,日前國家海洋局牽頭成立了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
事件回顧:
8月22日 新滲漏點解釋爭議 康菲堅稱未發生新溢油事故
8月19日 康菲首次就漏油事故道歉 仍未提及賠償事宜
8月16日 海洋局將向康菲提起生態損害索賠訴訟
8月15日 康菲稱調整集油罩至新滲油點
8月12日 中海油就康菲漏油道歉 將持續發布事故信息
8月12日 康菲首披渤海漏油事故油基泥漿總量遠超預期
8月5日 河北樂亭疑遭漏油污染 全縣50%扇貝非正常死亡
8月1日 國家海洋局要求康菲7日前完成油污清理作業
7月11日 國家海洋局稱中海油渤海油田仍少量溢油
7月8日 渤海灣漏油惹怒地方法規 山東省最高索賠2億元
7月5日 國家海洋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
7月4日 中海油稱漏油事故基本處理完畢
7月3日 中海油稱原油滲漏點已得到控制
7月1日 中海油和康菲石油中國公司回應漏油事故
6月30日 國家海洋局介入調查
6月21日 微博出現相關消息
6月17日 C平臺發生小型井底事故
6月4日 發生事故的B平臺開始少量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