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塔里木油田部署在克拉蘇構造帶上的克深202井選用自制壓裂液,成功實施4層酸化壓裂儲層改造,日產氣由17立方米上升至71立方米。
克深202井設計井深7100米,鉆至6990米時發現較好油氣顯示,提前完鉆轉入試油,但單井產量不盡如人意。塔里木油田決定對這口井實施復合式分層酸化壓裂儲層改造。科研人員配制出適合該井的酸化、加砂壓裂液體,經過密集試驗,最終優選使用加重、耐高溫、耐剪切的壓裂液體系,有效降低了儲層改造風險,提高了儲層改造效果。
近年來,塔里木油田致力于向更深儲層改造要油氣,建立適合裂縫型碳酸鹽巖儲層特點的壓前綜合地質評估量化評分系統,開展天然裂縫與人工裂縫關系、酸巖反應動力學和大型物模實驗等基礎研究,自主研發地面交聯酸等5種酸液體系和2種超級壓裂液體系,成功解決油氣藏高溫、高壓、非均質儲層改造的液體問題。
摸透產層特性,根據油氣井個性,塔里木科學合理調配壓裂液,碳酸鹽巖儲層改造有效率由53.8%提高到目前的78.3%,改造投產成功率達70%以上。迪那2―16井和迪那2―27井分別進行分層加砂壓裂儲層改造和分層酸化,油氣產量當量均突破百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