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伊朗石油部副部長兼伊朗國家石化公司總裁Abdolhossein Bayat日前在德黑蘭召開的第九屆國際石化論壇上表示,伊朗政府已經確立目標:2025年成為中東地區領先的石化生產大國。在截止2011年3月20日的上財年,伊朗已經擁有5100萬噸/年的石化產品生產能力,出口石化產品達到1800萬噸,總出口價值達115億美元,同時在國內銷售石化產品達1300萬噸。
伊朗當前正在加快利用巨大的油氣儲藏,以生產更多的高附加值產品。伊朗擁有33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是僅次于俄羅斯的全球第二大天然氣儲藏國。為更好地利用天然氣資源,伊朗當前正在努力推進一系列的石化項目,包括第15期、第16期和第17期烯烴聯合體以及一些甲醇、合成氨和尿素項目。伊朗政府最新的第五個五年計劃(2011-2015)目標是投資490億美元將石化產能擴至1億噸/年,包括新建30套石化裝置,合計產能為3700萬噸/年。
截止目前,伊朗的石化工業主要依賴于乙烷裂解裝置,不過當前伊朗政府正在考慮煉油和石化一體化項目,此舉將增加丙烯產量,當前伊朗的丙烯產量仍然非常稀少。與此同時,伊朗計劃在未來五年新建一些丙烷脫氫和聚丙烯裝置。
伊朗國家石化公司正在推進私有化改革步伐,并已經私有化了一部分的業務。剩余的15家公司將轉移至波斯灣石化持股公司。國家石化公司未來的定位是政策制定者、協調者和監管者。
與此同時,伊朗正在計劃一些新的烯烴聯合體項目,其中有一部分已經獲得政府的批復。伊朗政府已經批準了第14期和第15期烯烴聯合體項目,其中第14期項目將建于Firouzabad,設計年產100萬噸乙烯,使用乙烷為原料;第15期項目將建于Genaveh,設計年產50萬噸乙烯,這兩個項目將在當前的五年計劃內完成投產。而正在等待政府批復的第17期烯烴聯合體項目將建于Dehloran-Ilam省,設計年產60.7萬噸乙烯,采用混合原料,預計在2015年建成。第16期烯烴和甲醇聯合體項目當前正在由Bushehr石化公司實施,設計年產100萬噸乙烯和165萬噸甲醇,預計在2014年建成投產。而先前宣布的第12期烯烴聯合體項目已經被擱置,當前正在按新的要求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