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儲備布局提速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1-08-12 新浪網 關注度:0]
摘要:
石油儲備布局提速
15天,還是36天?
盡管中國石油儲備可供消耗時間的說法不一,但對外依存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8月初,在山東黃島,當地人告訴《中國企業報》...

石油儲備布局提速
15天,還是36天?
盡管中國石油儲備可供消耗時間的說法不一,但對外依存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8月初,在山東黃島,當地人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地下全是原油。”這就是著名的黃島儲備基地,屬于第一期石油儲備四大基地之一。
為了改變對外依存度日趨增加的局面,我國正在加大石油儲備體系的建設。目前,第二期石油儲備基地已經全面開工。
據悉,國家二期石油儲備項目分別位于廣東湛江、惠州,甘肅蘭州,江蘇金壇,遼寧錦州,天津,新疆獨山子和鄯善,預計2012年完成。此前的2008年一期項目四大基地已全部建成,總容量1640萬立方米,分別位于浙江舟山和鎮海、遼寧大連及山東黃島。目前三期項目也正在規劃中。
建立完整儲備是當務之急
今年1至5月,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1.91億噸,對外依存度達55.2%,首次超過了美國,也超過去年53%的依存度。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透露的數字,中國的石油儲備最多只能頂36天。
而據香港《明報》今年年初的報道,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中石油集團原總經理陳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中國能源儲備嚴重不足,石油儲備僅夠用半月,還不到國際標準的20%。
這是中國目前能源儲備的真實狀況。相比于美國等石油消費大國,中國有巨大的石油需求,但我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卻沒有話語權,反而處處受制于國際油商。
2005年8月,當時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美國墨西哥灣地區,對該地區的石油生產造成嚴重打擊,國際油價上漲。當年8月30日,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價格盤中創出70.85美元高價。9月2日,國際能源署宣布,每天將戰略儲備的200萬桶原油投放市場,為期30天,共計6000萬桶,其中美國政府將動用3000萬桶的戰略儲備。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應聲下跌1.90美元,以每桶67.57美元報收,而后油價始終未能重回70美元上方,10月6日跌至61.36美元,一個月的時間就下跌10%以上。
石油儲備重要性可見一斑:不但能夠穩定石油供應,還對平抑國際油價有著重要作用。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日漸增高,對國際油價越來越敏感。
自從我國成為石油進口國后,原油價格一路飆升,為進口原油我國每年要多支付更多的成本,并且容易受大型投資金融機構的擺布,承受巨大的代價。在某些論調中,我國旺盛的石油需求甚至是推高油價的原因。
建立石油儲備刻不容緩。
據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介紹,目前我國石油進口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在這種情況下,石油儲備已經遠遠超過保障石油供應的范疇,它對于國家能源安全甚至經濟安全有重要的作用。韓曉平舉例說,雖然日本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97%,但因具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儲備安然度過了1973年的石油危機和多次危機;在石油的上漲行情中,日本也因為儲備充足,受到的經濟影響遠遠小于中國。
韓曉平認為,國際石油價格將長期在高位運行,不但對我國能源安全造成重大影響,而且還影響我國的外匯安全,巨額的外匯儲備大多以美元形式存在,再以巨額外匯購買美國國債,近期美國的債務危機再加上美元貶值,成為我國外匯安全的最大不穩定性因素,給我國經濟安全造成重大隱患。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各地對建設儲備基地熱情很高,國家對每個基地投入巨資,這對拉動當地經濟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我國的石油儲備工作從1993年就已經開始醞釀,自2004年正式得到批復,預計總投資將超過1000億元,準備用15年時間分三期完成。
一期四大基地建成后,總共能形成約10余天消費量的石油戰略儲備能力,再加上全國石油系統內部的商用石油儲備能力,中國總的石油儲備能力將超過30天。
石油儲備二期神秘開工
2004年3月,我國第一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鎮海國家石油儲備基地正式開工建設。2006年10月,鎮海基地建成交付使用。鎮海基地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建設規模520萬立方米,共52臺儲油罐。除鎮海外,列入國家一期規劃的還有舟山、黃島、大連項目,儲存容量分別為500萬立方米、320萬立方米和300萬立方米。
當時建設一期儲備基地,歷時兩年,建成之后形成了一定的儲備能力,對穩定我國油價有一定的作用。第二階段為2008—2010年,將儲備能力提高至30000萬桶。第三階段將把儲備能力提高至50000萬桶。我國還準備建設一座大型地下石油儲備設施,儲備能力將達到4400萬桶。
遠期規劃目標是形成相當于90天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力,即國際能源署(IEA)規定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力的“達標線”。到2015年能夠滿足90天的凈石油進口量時,我國石油儲備能力需要提高至62500萬桶。
據業內專家介紹,我國一期原油儲備基地建設之時,受到國際壓力較大,國際上以中國巨大儲備有可能拉漲原油價格為由,向中國施壓。因此,我國二期原油儲備項目建設是在極為秘密的情況下進行。但二期項目建成之后對我國能源安全的保障作用將十分顯著,能實現超過50天的消耗保障。
我國原油進口量今年增長顯著,除消費增長因素外,也有原油儲備導致對外依存度的增加。為保證國際原油市場穩定,我國對石油進口具體相關用途嚴格保密,因此外界也對此有所猜測。業內人士稱,不排除二期早已經建完,現在正在進行第三期石油儲備項目建設的可能,但具體數據還得等項目完成后才會對外公布。
據林伯強介紹,第一期石油儲備全都布局在沿海城市,主要是考驗它的經濟作用,因為沿海是我國石油消費主要地區,負荷較重。二期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在新疆、甘肅布點,開始向中西部傾斜,考慮的因素就開始多起來,既要考慮布局合理,使全國各地的石油儲備均衡,儲備能夠照顧到各個地區,又要考慮安全因素。
儲備成本、運輸成本也是考慮的因素,從中亞和俄羅斯進口的原油可以直接在甘肅、新疆等地存儲。并且一旦發生石油緊缺將是全國性的,我國幅員遼闊,運輸耗時并需要巨額成本,因此在各地建立儲備符合我國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