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蓬萊發生的溢油事故,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對于近海開發石油資源,要持謹慎態度。
中國能源網信息總監韓曉平表示,渤海灣是我國內海,自凈能力弱。且周圍人口稠密,水產品產量較高。一旦人食用被原油污染的水產品,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中海油方面對事故的瞞報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原副廳長、知名海洋專家王詩成指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國的近海開發石油資源戰略上。
王詩成說,渤海是我國內海,近年來經常發生溢油、漏油事故,生態非常脆弱,早已不堪重負。山東省長島縣曾經建設的30萬噸毛蚶基地,就是因為勝 利油田海上采油平臺排污而夭折。建議不要急于開發。“一來是為了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二來是保護國家戰略資源。” 王詩成舉例說,加拿大明確規定,如果做不到100%保護海洋,不能開采近海資源。美國也禁止開采大陸架上的石油,小布什下臺前曾建議部分解凍大陸架開采禁 令,但被國會否決了。“很簡單,這既可以封存國家的戰略資源,又可以保護近海生態。渤海灣是我國的油盆,應該保護、保留,從戰略上思考,我國應當保陸地拓 海洋,保近海拓遠海,把渤海已探明的油田放慢開采步伐或作為戰略石油封存,到外海、到國外建立國家石油基地。”
不過,有業內人士坦言,與國際石油公司比,中海油在海洋石油開發方面落后多年,深海領域幾乎還是一片空白,因此,開采更多集中在近海。根據中海油2011年一季報,來自渤海灣的石油以及石油液體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超過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