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袁峰)近日,國家“十二·五”石化裝備產業發展目標正式浮出水面:將通過發展高端設備,推進大型成套設備國產化,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推進石化裝備產業由大向強轉變。對此,正在發行中的交銀施羅德先進制造證券投資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黃義志認為,上述目標為國內石化裝備產業勾勒了一幅發展藍圖,海洋工程裝備、大型煉化設備以及節能環保裝備等產業將有望率先受益并迎來跨越式發展。
據記者了解,石化裝備由大變強的關鍵就是提升高端裝備[7201.09 -0.79%]比重。目前,國家已將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五大領域確定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重點,其中海洋工程裝備更受市場期待。
中國化工機械動力技術協會理事長孫騰良日前指出,“十二·五”我國油氣開采將從以陸地為主向陸地和海洋并舉。我國海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為240億噸和16萬億立方米,開發空間巨大。“十二·五”海工裝備發展規劃對于開發利用中國海洋石油[18.10 -1.31%]相關的裝備制造做出了明確的要求,特別是要爭取實現深海海工裝備的國產化突破。
“海工裝備處于石油和化工裝備產業鏈上游,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關聯性與帶動性強。在世界能源資源供求失衡加劇的情況下,發展海工裝備的前景十分廣闊。”黃義志表示,“十二·五”時期,我國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建設投資預計將達2500億—3000億元,其中的投資機遇不可小覷。他指出,由于油價高漲刺激全球海工裝備市場復蘇,加上我國未來海上油氣田開發投資將大幅增加,國內海工裝備企業也將逐步提高進口替代的比例,故A股相關上市公司面臨發展良機。
另一方面,記者獲悉,為了適應海洋經濟發展的需要,“2011中國海洋石油鉆采與工程裝備高峰論壇”將定于2011年8月底在上海召開,將重點對深海油氣鉆采工程技術與裝備和海工裝備制造及配套設備兩大領域的前沿技術、關鍵設備、市場需求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這或許表明,我國海工裝備的突破發展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