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午,位于火焰山南麓的吐哈油田公司玉東油區碧空如海,驕陽似火,氣溫高達46攝氏度,地表溫度達到71攝氏度。
在這里,油田產能建設熱火朝天,8部鉆機轟鳴作業,吐哈井下公司、油建公司等單位千余名員工頂著烈日堅持作業。
在玉東204―114井井場,吐哈井下公司作業二隊5名員工身穿厚厚的工服和工鞋,正在進行壓裂作業。他們汗流如雨,滿臉赤紅,皮膚已被曬成暗紅色。隊長龍波說:“皮膚像被撒上了花椒面一樣火辣辣地疼。”
站在鋼結構的平臺上,員工們渾身沾滿油污的工服也被烤得散發出濃烈的油味,衣服后背、前胸部位全是汗漬白色顆粒。工服遠看上去像一副副黑中泛白的盔甲。
龍波腳上穿著厚厚的羊皮工鞋。他站在那里忙于作業,但卻不停地倒著雙腳。筆者問其個中原因,他回答說:“平臺熱得像烙鐵一樣,不抬腳腳底會燙得受不了。”
從艾參1井成功鉆探,到2010年生產稠油23.2萬噸,吐哈油田廣大員工在火焰山下用心血和智慧守望著稠油開發夢想。
目前,吐哈油田在魯克沁地區探明稠油儲量3億多噸,稠油開采技術日趨完善:泵上摻稀工藝大大降低了稠油開采成本,使稠油開發達到商業開發標準;優選采油方式,在增大生產壓差、提高單井產量上開展深入研究,并開展現場實驗,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人工舉升配套技術。
“十一五”期間,吐哈油田加大稠油技術攻關力度,通過開展水平鉆井、天然氣吞吐、注水試驗、化學降黏等系列技術攻關,形成了以常規注水、分層系開發、調剖為主體的注水開發技術,在開發工藝方面形成了天然氣吞吐增產技術,在現場得到良好應用。
面對今年艱巨的生產任務,吐哈油田員工1月份就加緊產能建設。1月初,8口新井同時鉆進。2月初,第二輪12口井開鉆。
產能建設的持續推進,帶來的是魯克沁采油廠產量的提高。今年2月份,在原油日產量突破700噸之后,魯克沁采油廠廣大干部員工乘勝追擊,通過加快產能建設、實施精細油水井管理,稠油產量穩步上升。5月31日生產日報顯示,魯克沁采油廠原油日產量達800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