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副司長連啟華稱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將在年內推出。根據發改委向油企下發的意見征求稿,成品油調價間隔將縮短,并有可能將定價權下放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頭。(6月10日《證券日報》)
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商品與服務價格由企業根據市場形勢自主定價,而這種經由市場形成的價格是最為公平合理的。但是由企業自主制定的價格要能制訂得公平合理,須以企業之間存在充分市場競爭為前提。因為唯有市場處于充分競爭狀態,消費者具有的商品選擇權才能對企業定價行為形成有效制約,企業才可能制定出最為公平合理也最為符合消費者利益的價格。反之,如果相關市場缺乏充分競爭,事實上處于壟斷經營狀態,而相關企業又擁有自主定價權,消費者對企業定價行為缺乏必要的反制能力,則相關企業就必然會利用其壟斷經營地位盤剝消費者利益,制訂出有失公平公正與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價格。
需要看到的是,我國當前成品油市場事實上處于壟斷經營狀態當中,一般成品油市場由中石油與中石化兩大石油巨頭壟斷經營,消費者由于缺乏消費選擇權,而難以對成品油定價形成有效的制約。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果真按照發改委向油企下發的意見征求稿所提出的,將成品油定價權下放給三大石油巨頭,則三大石油巨頭就必然會利用其壟斷經營地位單方制定有利于實現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價格,而罔顧公平公正,從而對消費者利益造成巨大損害,并間接對諸多企業與領域發展造成不可忽視的破壞性影響。
我國當前成品油價格實行政府定價,這在成品油市場處于壟斷經營格局下,能夠一定程度上對油企起到制約作用,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但是,即便是在當前成品油實行政府定價情形下,石油巨頭尚且通過種種辦法甚至不惜通過“逼宮”之舉謀求油價不斷上漲,政府定價并未真正對油企形成卓有成效的制約。而如果果真如發改委向油企下發的意見征求稿所提出的,將成品油定價權下放給三大石油巨頭,則三大石油巨頭失去了政府定價這唯一的有限制約,我國成品油價格將會出現如脫韁野馬般上漲態勢,也就并不會僅僅是人們的一種想象。
也正因為如此,將成品油定價權下放給三大石油巨頭并非絕對不可以,但是須以成品油市場破除壟斷經營態勢,形成充分市場競爭格局為前提。唯有徹底放開成品油市場,允許民間資本與社會資本進入該領域經營,真正賦予消費者以消費選擇權與制約企業定價行為的能力,才能經由充分市場競爭與賦權消費者形成公平合理的成品油價格,并由此而在更大程度上實現藏富于民,有效促進消費者權益保障與成品油消費領域的公平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