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起決定性意義的還是中亞和俄羅斯這兩條純粹的陸上通道
在河北廊坊的中國管道博物館,有一層叫做“國際廳”。中俄原油管道完工后,插在入口上的國旗又增加了一面,達到15面。這代表著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境外施工的國家增加到了15個。隨著中緬原油管道的破土動工,這個數字又將有所增加。
令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的工程人員高興的是,“十一五”期間,他們建設的幾條國際能源通道直接向中國輸送石油和天然氣。
隨著“十二五”開局,中國新的能源生命線將繼續延伸。
中國需要陸上能源通道
《瞭望東方周刊》:在討論“十二五”規劃時,很多人都提到了如何在未來5年應對中國的能源問題。
陳慶勛:中國總體上來說是一個能源短缺國家,無論是石油儲量還是天然氣儲量,都非常匱乏。我沒記錯的話,中國原油的可采儲量不到25億噸。以我們的鄰國為例,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可采儲量是中國的兩倍。現在,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的國內石油年產量加起來也就是1.5億噸左右,進口約1.5億噸左右。從現在的能源需求看,大概到“十二五”末期,就是2015年,我們國家的石油需求量將達到大約每年5億噸。
目前,從國內地質勘探來看,暫時沒有新的重大發現。基本上是這邊老油田產能下降,那邊再發現新的儲藏,把下降的產能彌補上。如果在中國周邊的深海區,比如南海沒有大的新發現,那我們的能源結構將越來越依賴于外部。因此,中國石油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石油和天然氣達到4億噸熱當量,一半在國內,一半在海外。中國石油現在的產能是國內1億噸熱當量,國外占4000萬。
《瞭望東方周刊》:“十一五”期間,一共完成了幾條陸上能源通道。
陳慶勛:總體來說,一個是陸上、一個是海上,來源無非就是非洲、中東、俄羅斯、中亞。相對而言,陸上能源通道受影響會比較小,只要兩個國家在政治方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可以維持一個長期、持續、有效的能源通道。海上通道的可變因素太大,一個是期貨價格問題,一個是“馬六甲命題”,容易受到第三國、第四國影響,涉及到國際之間的政治環境問題,還有海盜等等。
海上通道實際上是走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非常大。比如這次買的是中東石油,下一次可能買非洲的,來源非常不確定,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對于陸上通道,只要兩國之間保持一種正常關系,每時每刻都在輸送,不受任何其他方面影響。
實際上,建立穩固的陸上能源通道對于我們國家是非常急迫的。現在說中國有四大能源通道:俄羅斯一個、中亞一個、東南亞一個加上海上通道。
我個人覺得,真正起決定性意義的還是中亞和俄羅斯這兩條純粹的陸上通道,它們有切實保障、可以長期穩定地供應。東南亞通道實際上是一個過境通道:原油在中南半島西部卸船后再運過來,雖然回避了馬六甲,但并沒有辦法應對其他地區因為戰爭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中斷。
其中,中哈原油管道是最早開通的跨國管線,中亞天然氣管道是第二條,第三條是中俄原油管道。在未來5年里,中國與中亞地區還將有第三、第四,甚至第五條管線。中亞現在修了一條原油管線和兩條氣管線。哈薩克斯坦有3000萬人口,一年的原油產能達到1.2億噸,中國13億人,原油產能才達到1.5億噸。
跨國管線互利互惠
《瞭望東方周刊》:為中國提供能源,會給這些國家帶來什么?
陳慶勛:中國為世界提供了一個終端巨大的市場,有需求。同時,許多國家也需要中國這么大的一個經濟體來支撐發展。比如中亞的幾條油氣管線,意義非常深遠。
原來中亞各國油氣出口都必須要通過第三國管網才能出去,目標市場都是歐洲。無論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中亞沒有一條直接通往歐洲的通道,必須把油氣賣給第三國,由第三國統一出口。哈薩克斯坦原油可采儲量達到56億噸,這個國家一年的原油產量可以達到1.2億噸。土庫曼斯坦主要產天然氣,烏茲別克斯坦油氣都有。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年產1000億立方米,中國2010年全年天然氣總消耗量700億立方米,它一年的產量超過了中國一年的使用量。
在輸送到中國之前,中亞的油氣資源有兩條線,一條通道從伊朗過境,最后還是要去歐洲。一年總共輸送400億到500億立方米。第三國利用上面說的便利,用很低的價格壟斷中亞能源,然后再出口,獲得了很大的利益。
中國管線可以說是中亞各國尋求破除壟斷的一個出路,它們非常想尋求一個新市場。目前,從中亞每年輸送給我們300億立方米天然氣,最終將達到550億到600億立方米。目前,中國的國內天然氣供需情況約是每年700億立方米。所以說,這些管線對于我們和中亞國家來講是互利互惠的。
《瞭望東方周刊》:中俄管線呢?
陳慶勛: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促成了中俄管道工程付諸實施。因為之前油價一路上揚,已經接近140美元。俄羅斯因此對能源行業進行了比較大的擴展。金融危機到來后,國家油價下跌,外資撤資。這樣俄羅斯面臨的不僅是能源行業的發展問題,還有如何保證生產的問題。由于中國企業的進入,我們提供貸款給俄羅斯的能源企業,保證了這個國家能源行業的可持續。
《瞭望東方周刊》: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前景如何?
陳慶勛:中俄天然氣管線已經進入最后的價格談判。預計會有兩條管線,每年供給中國680億立方米天然氣,一條是從新疆過來,一路從薩哈林島過來。俄羅斯其實是世界上未來資源儲量最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