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4月20日,由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承擔的科研項目“酸性氣田鉆井工程廢液殘渣無害化處理技術”通過集團公司技術成果鑒定。項目整體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針對普光氣田鉆井工程采用復雜聚磺防塌鉆井液體系,添加劑種類多、加量大,鉆井廢液殘渣硫化物含量高等特點,中原油田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集中優勢力量,經過3年的研究攻關和示范應用,首次研發了高酸性氣藏開發環保配套體系,成功開發出鉆井廢水混凝-絮凝-吸附-氧化處理技術、鉆井廢液殘渣固結-氧化-調整處理技術和固化-焚燒二次利用處理技術,并申請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該院還對自主設計、研制的混凝-二次絮凝-固液分離一體化設備,以及吸附反應器和氧化反應器等技術成果享有自主知識產權。
“酸性氣田鉆井工程廢液殘渣無害化處理技術”在川東北40口井成功應用,處理各類廢液殘渣15萬立方米。經當地環境監測部門檢測,鉆井廢水達到國家1級標準;處理的固廢物達到國家Ⅰ、Ⅱ類固廢物技術要求,可安全填埋處置;固化-焚燒處理后的殘渣可用作水泥輔料,實現了二次利用,保障了鉆井工程清潔生產,對酸性氣田的開發具有很好的推廣和指導意義。 (中原石油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