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高向東 通訊員田新建)4月20日,塔里木油田輪南3井區輪南3―3―9井投產,日產原油36噸,標志著以“三重”為核心的輪南油田二次開發方案實施全面展開。目前,為重建井網而部署的20口新井完鉆兩口,兩口“躺井”轉注,分層注水6口井。
隨著開采程度的加深,塔里木油田老區塊快速進入中高含水期生產,產量開始下滑。輪南油田可采儲量采出程度達到84.5%,綜合含水率90.1%。
為實現老區砂巖油藏遞減“剎車”、產量逆轉,讓老油田煥發生機,2008年以來,塔里木以輪南油田作為先導性試驗,通過重構地下認識體系、重建井網結構、重組地面工藝流程為核心內容的“三重”二次開發方案實施,將剩余油研究成果和認識轉化為可采儲量和產量,目標使老區整體采收率提高3%至5%。
二次開發的基礎是深入開展精細地質研究。塔里木勘探開發研究院強化基礎研究,深化油藏動態再認識,精細油藏描述,提高了構造儲層刻畫和剩余油定量描述精度,在輪南3等井區發現多個微構造,確定了微構造的走向和分布特征。隔夾層認識細微程度由過去的2米細化到目前的1米。科研人員對儲層及流體性質變化進行了精細研究,確認了輪南2侏羅系JⅢ油組為揮發性油藏,而并非之前的臨界凝析氣藏;精細儲量復算和精確評價,打破了輪南油田是傾斜油水界面的傳統認識,從而確立了具有統一油水界面的地質認識。
全方位、多角度優化注采井網方案,立體井網優化重建,分為輪南2TⅠ、輪南2JⅢ、輪南2JⅣ+TⅡ+TⅢ三套井網開發,輪南2TⅠ注水開發井網采用規則五點法面積注采井網;JⅣ+TⅡ+TⅢ天然能量開發井網,在剩余油富集區域進行調整井優化部署;JⅢ井網實施注氣開發先導試驗,為后期擴大注氣規模提供經驗。
二次開發技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完善注采井網,運用超深井分層注水主體技術,擴大水驅控制程度。目前,輪南油田已實施分層注水6口井,將進一步精細分層,強化注水受效,使分層注水成為輪南2井區TⅠ油組二次開發的主導技術之一。第二步是深部調驅推廣應用,主體是“高溫高鹽油藏深部調驅”,進一步提高水驅波及體積。第三步是砂巖油藏水驅開發后注氣驅工藝推廣應用,實現采收率提高5%至10%以上。塔里木油田注氣調研結果表明,輪南油田具有注氣提高采收率的潛力。目前,注氣驅室內評價試驗正在進行中,預計2012年開展注氣驅現場試驗。
作為塔里木油田二次開發的“排頭兵”,輪南油田將在4年內部署新井46口,實現采收率提高6%的目標。同時,為塔里木東河、塔中、哈得等老砂巖油田二次開發積累經驗,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