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銀牌研究所——江漢油田清河采油廠工藝研究所充分發揮工藝主導作用,積極搭建措施運行平臺,細化油井措施的方案與論證,大力提高措施有效率與成功率,實現了油區產量的硬穩定。1—3月份,共完成各類工藝措施111井次,油井100口,酸化措施33井次,累計增油12386噸,工藝成功率98.5%。
隨著油區開發不斷深入,層薄、油稠、出砂、腐蝕、偏磨等矛盾日益突出。該所以“提前介入、快速反應”為原則,建立并實施了措施運行評價平臺,主要包括措施運行評估體系、室內實驗評價體系、最優化措施論證體系、現場施工監督體系和信息庫查詢體系等5個方面。技術人員每月定期召開措施討論會,對作業井進行分析,結合油藏特性、井史、目前生產情況等多項資料,從技術、經濟兩方面做出可行性評價,確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先后對油井進行酸化、防砂、熱采措施96井次,增油見效率73.3%,增油12308.7噸。
為增強措施效果,他們積極推行“延伸管理”法,施工前本著一井一策原則,優化施工方案,對于重大工藝措施,堅持專家組論證、層層審核把關制度;施工中強化現場協調與跟蹤,保證各施工環節緊密銜接;開井后強化生產跟蹤、日常管理、動態分析,確保措施長期有效。揚4-斜5井是一口老井恢復井,由于低產低液計關,于2009年10月改為撈油井。工藝所技術人員通過分析認為主要是由于地層滲透性差,造成近井地帶液體導流能力不足,并提出采用氟硼酸做為緩速酸進行深部酸化以改造地層疏通油流通道的建議。方案實施后,該井增產效果明顯,日均產油達到7.2噸,累計增油186.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