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業2010年度經濟活動分析會召開,要求落實“十二五”規劃目標和今年工作目標,加強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這次會議是‘十二五’目標的再部署、再動員。從現在開始,每一項工作都要與實現今年及‘十二五’任務目標聯系起來,為之努力、為之貢獻。”在2月28日~3月1日中國石化油田企業2010年度經濟活動分析會上,股份公司副總裁、油田勘探開發事業部主任焦方正說。
不發展沒有出路,萎縮只有死路一條
“不發展沒有出路,萎縮只有死路一條。”焦方正說,打造上游“長板”,核心就是擴大規模,增加油氣產量,提高效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發展是第一要務。“十二五”期間,東部油田要實現硬穩定,西部包括塔河油田、勝利油田西部油區等要實現持續上產;東北分公司、華東分公司要作為原油增產的亮點,中原普光氣田、華北分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要作為天然氣上產的重點;其他老區在保持穩產的同時,贏利企業要挖掘潛力,增產增效,努力擴大贏利空間;虧損企業要采取措施,確保扭虧為盈。
當前中國石化的發展正處于再上新臺階的過程,面臨的發展任務更加繁重。新區資源接替不足;新增儲量和未動用儲量的有效開發難度越來越大;東部老區持續穩產的難度進一步加大;成本持續上升,贏利能力降低,抗風險能力減弱;全面預算管理有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把握勘探開發特征,推進油田持續發展
與會代表認為,推進油田科學高效發展,就必須研究和把握油田勘探開發的階段性特征,密切關注油田生命周期的投入產出問題,將增儲增產和挖潛增效管理貫穿油藏勘探發現、開發建設、油氣生產直至油藏廢棄的全過程,從而增強對油田生產經營的駕馭能力,實現資源利用和開發效益的最大化。
在油氣勘探的初級階段,首要任務就是要實現勘探的發現,這個階段更加注重的是勘探的質量。
在油氣勘探展開階段,發現成本控制成為重要工作,甚至是勘探投入決策的重要依據。該階段就是以小的成本投入來換取大發現,實現有效投入。
在產能建設階段,成本效益成為決策的關鍵依據,具有一票否決權。要以最小的投入、最佳的產能建設方案,實現最大的效益。
在油氣上產階段,重點是優化方案、優化運行,生產運行成本成為管理的重要工作。以最優的生產成本、最佳的運行狀態,力爭實現少投入多產出、快產出。
在油氣遞減階段,成本控制占據經營管理的突出地位。在經營管理中不斷優化方案和生產運行,體現以效益為中心,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延長油田的開發壽命,實現整個油田的持續有效開發。
所有成本都可控,成本人人都能控
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落腳點在采油廠,最大的動力也來自采油廠。每個員工都是成本管理的執行者和操作的實施者。
各油田企業代表表示,要充分發揮采油廠、采油礦、基層隊的積極能動性,調動基層單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依據不同的油藏類型,創新不同的管理方法,尋求最佳的管理機制,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
今年油田企業經營管理將樹立“所有成本都可控,成本人人都能控”的理念,緊緊圍繞生產經營目標,著力開展“比學趕幫超”、精細管理深化年、全員成本目標管理“三項活動”;著力加強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投資成本管理體系、對標管理體系、區塊目標管理體系“四項建設”;著力推進產業結構、產量結構、注水結構、措施結構“四個調整”;著力推進預算方案、生產運行、技術指標、作業工作量“四個全程優化”;著力抓好重點企業幫扶和降本減費工作,確保各項生產經營任務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