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中西合璧” 做大做強“錢”途無量
圖為吉林石化ABS生產線。雙峰分布ABS合成技術為吉林石化建設國內最大ABS生產基地提供高檔通用料產品和技術支持。 楊春雨 攝
10月11日,吉林石化公司雙峰分布ABS合成技術通過集團科技評估中心的科技成果鑒定,結果為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吉林石化以自主技術為擴建的年40萬噸ABS贏得“錢途”。
這項技術的核心技術——“雙峰乳液接枝技術”采用兩種超大粒徑膠乳的混合物作為基礎膠乳,聚合溫度低(峰值溫度為65攝氏度)、聚合時間短(3.5小時以內)。
ABS樹脂作為性能優異的熱塑性工程塑料,應用領域廣泛。我國ABS樹脂的需求量和進口量均已居全球第一,據海關統計,我國ABS缺口較大,每年要進口約200萬噸。據預計,2010年我國市場需求超過450萬噸,ABS需求的年增長率約為6.4%。
雙峰分布ABS合成技術之前,吉林石化每年可生產ABS18萬噸。
ABS產業發展及裝置改擴建技術的需要,推動中國石油煉油與化工分公司2007年開始,開展“年20萬噸ABS成套技術開發”重點攻關。該項目以雙峰分布ABS合成技術為核心創新技術,以雙峰分布ABS高檔通用料為主導產品,以開發年20萬噸ABS工藝包為目標,通過整合吉林石化、蘭州石化和大慶石化ABS生產技術和成果,形成年20萬噸ABS自有成套技術。
此項技術通過鑒定,不僅使吉林石化年40萬噸ABS生產擴建項目順利進行,而且為吉林石化建設國內最大ABS生產基地提供高檔通用料產品和技術支持。它以自有專利技術避開了國外專利的種種限制,為今后的市場競爭爭取了較好的位置,使新裝置擁有更大的營利空間。
該項目經理、吉林石化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陸書來介紹說,圍繞雙峰分布ABS合成技術的核心,該項目已經申報5項國家專利,有3項已獲得授權。
項目建成后,吉林石化ABS產能將達到年產58萬噸,除了原有的年18萬噸,還包括年20萬噸ABS通用料和利用引進技術建設的年20萬噸ABS專用料。
吉林石化研究院副院長王碩說:“我們要在技術上尋求更大突破,形成技術群,讓吉林石化ABS生產基地不僅大,而且更要強。”
■相關閱讀
□ABS與百姓生活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分別代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是20世紀4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通用型熱塑性工程塑料,是目前產量最大,應用最廣泛的聚合物。
ABS主要用來制造家用電器,約占ABS消費總量的48%。ABS電器消費主要用在計算機及配件,及冰箱和冷柜的門及內膽上。汽車零部件是消費ABS的第二大用戶,約占消費總量的10%。汽車消費ABS主要以共混合金的形式應用在汽車部件和汽車音響上。
□世界ABS技術發展概況
經過60余年的發展,ABS生產技術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其技術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乳液接枝—本體SAN摻混法主流技術的工藝改進、連續本體法的不斷完善,以及多功能性新產品的開發等方面。其中,乳液接枝—本體SAN摻混技術是生產ABS樹脂較為成熟的技術,目前在世界ABS樹脂生產中約70%左右采用該技術。
目前,ABS樹脂向高性能、多功能的專用樹脂發展。世界ABS主要消費地區是亞太、北美和歐洲。
■短評
長遠發展要“中西結合”
是利用引進技術還是利用自主技術尋求發展,是技術路線的兩種傳統選擇。
我國競爭激烈的家電行業已提醒我們,沒有自主核心技術,只能在低檔競爭或步入“代工”命運。大量引進技術,即使能給企業和社會帶來效益,但從長遠看,這必然會對自有技術應用產生擠出效應。當金融危機襲來,由于都在重復引進相同的技術,生產著同質化的產品,所以只能以拼成本、犧牲利潤保市場。
吉林石化采用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方式,“中西結合”,既考慮當前現有的技術條件,也為將來預留了發展空間,不失為企業發展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