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地質建模
地質建模就是將地質、測井、地球物理資料和各種解釋結果或者概念模型綜合在一起生成三維定量隨即模型。
地質建模是一個基于數據、信息分析而合成的學科,或者說是一個整合各種學科的學科。這樣建立的地質模型匯總了各種信息和解釋結果。所以是否了解各種輸入數據、信息的優勢和不足是合理整合這些數據的關鍵。儲層一般都會有多尺度上的非均質性和連續性,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我們不可能直接測量到所有的這些細節。
那么借助于地質統計技術來生成比較真實的,代表我們對儲層非均質性和連續性的認識的模型是一個比較有效的研究儲層的手段。同一套數據可以生成很多相似的但是又不同的模型,這些模型就是隨機的。
那么,什么是地質模型呢?地質模型是一個三維網格體。這些網格建立在表層、斷層和層位的基礎之上。它決定了儲層的構造和幾何形態。網格中的每一個節點都有一系列屬性,比如孔隙度、滲透率、含水飽和度。一般來說,節點的尺度為200英尺×200英尺×1英尺。不過,具體的模型節點尺度取決于油田的大小、要解決的關鍵地質問題的尺度以及模型的商業用途。不同情況下建立的地質模型節點尺度會有很大差別。地質模型的建立可以細分為三步:建立模型框架、建立巖相模型、建立巖石物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