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國際油市存在不確定性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6-18 經濟日報 關注度:0]
摘要: 自去年10月以來,在石油上、下游產業因素相互作用下,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回升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內。然而,近期國際油價的走勢似乎開始脫離這種穩定狀態。由于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和部分經濟體調整經濟增長政策,導致年初以來國際市場對世界經濟復蘇和石...
自去年10月以來,在石油上、下游產業因素相互作用下,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回升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內。然而,近期國際油價的走勢似乎開始脫離這種穩定狀態。由于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和部分經濟體調整經濟增長政策,導致年初以來國際市場對世界經濟復蘇和石油需求增長的樂觀情緒發生變化,同時增加了國際石油需求增長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國際原油交易價格大幅下滑。5月2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一攬子石油價格跌破67美元/桶,創下了自2009年10月初以來的最低價位。歐佩克5月份的原油均價下滑到74.48美元/桶,較4月份大幅下降了9.5%,而美國紐約商品交易市場原油期貨交易價格更是較前一個月下降了12%。5月份,國際石油市場原油期貨交易量萎縮,凈多頭部位下降60%。
目前,國際石油市場基本面繼續受到持續供應過剩的影響。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反季節增長后,國際石油庫存目前仍在持續增長。同時,世界大型油輪的浮動原油儲備量也居高不下。這些都預示著國際石油市場供應相當充足。盡管年初以來國際市場石油需求狀況有所好轉,但仍然難以改變當前供應過剩的局面。這種情況的持續無疑將增加今年下半年國際石油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
一般情況下,成品油在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成為推動市場需求的主動力。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隨著世界制造業的增長,蒸餾油產品需求逐步走出低谷,但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了蒸餾油產品消費的再次疲軟,原油價格和成品油價格差也從2008年的20美元/桶銳減至2009年的5美元/桶。這迫使美國、歐洲和亞洲的眾多石油精煉企業在成品油需求高峰季節仍然大幅降低設備使用率。今年以來,在經濟復蘇的背景下,石油精煉企業的謹慎態度實際上幫助緩解了供求不平衡,并且幫助改善了國際石油市場情緒。
隨著駕車出游旺季的來臨,國際市場關注的焦點逐漸轉移到美國汽油市場的形勢。在2009年經濟衰退期間,美國市場夏季對汽油的需求平均超過了920萬桶/日,較前一年略微增長了1.3%,但仍低于危機前960萬桶/日的水平。不過今年美國經濟的持續復蘇有望帶動未來幾個月市場對汽油的需求增長。如果今年夏季受氣候性因素影響,原油和成品油供應出現短期下滑,則有助于緩解國際汽油市場供應過剩的壓力。
然而,盡管各方情況有所改善,但對汽油市場的樂觀情緒還是不足以在今年夏天主導國際石油市場。目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汽油庫存較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高出5%。同時,過去幾年全球剩余煉油能力的不斷增長,足以應對任何在美國因自然災害出現的需求增長。這在國際汽油和蒸餾油期貨市場上已有所體現,目前存在的更大的期貨溢價預示著供應充足。此外,乙醇燃料所占市場比重的穩步提升,也將為保證供應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