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石油公司一般情況是聯手定價的,但各自也會考慮銷售及庫存的情況,一旦關系到自己利益,定價聯盟就會被打破。此番推價失敗且市場需求疲軟不改,主要由于原油低迷,雨季削弱需求及批零市場競爭加劇造成。
缺乏成品油終端銷售渠道的中海油正在成為此輪國內市場行情持續低迷下的“領跌”先鋒。6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從中海油銷售公司獲悉,上周日(13日),其國三93#汽油批發價急挫至7460元/噸左右,與中石油、中石化的價差達到100元/噸左右。
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標志著三大石油巨頭的價格聯盟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被徹底打破,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拉低石化雙雄的成品油批發定價,由于近期原油低迷,雨季削弱需求及批零市場競爭加劇,石化雙雄自6月8日開始的推價行動失敗。
中海油價格戰大打出手
此次,中海油之所以如此大的降價與其煉廠汽油憋庫嚴重有關。據市場人士分析,由于目前北方“三夏”用油是拉動銷售量的主要市場,但是這塊市場已被中石化和中石油所占,因為中海油只是在沿海局部有銷售,所以只能通過更低的價格與兩大巨頭競爭。
自6月1日國家發改委下調國內汽柴油零售價以來,成品油市場整體呈現出低迷的局勢,而華南地區行情疲軟,批發價走低更加明顯。
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說,三大石油公司一般情況是聯手定價的,但各自也會考慮銷售及庫存的情況,一旦關系到自己利益,定價聯盟就會被打破。
此前,中海油銷售公司也在華東地區“領跌”價格。5月底,中海油在華東地區就曾低價拋售汽柴油,僅維持兩天,完成銷售計劃后基本停批,但對當地批發市場仍形成較大影響。
“中海油壓價銷售就會擠兌兩大巨頭的市場,”廖凱舜說道,“影響大了,同等質量下,基本同等口碑下,價格就是最好的殺傷力。”
5月份,中海油銷售汽油10萬噸,柴油40萬噸,環比4月份均增長25%左右。該公司計劃在2015年前把原油年加工能力提高到5150萬噸,或100萬桶/日。去年其加工了2039萬噸原油。
據悉,近期中海油在江陰和無錫尋找油庫,計劃租賃部分油罐來存放成品油,以在鎮江和南通之外的市場多開發客戶,比如江陰、無錫、常州等市場,從而拓寬市場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