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從上海寶鋼集團、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等企業不斷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深海管線管研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這將有助于我國擺脫此類產品依賴進口的現狀,并一定程度推動我國深海油氣開采的進步。不過,《中國能源報》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深海產業的發展單在一個點上突破不行,更需要有系統性的突破。我國深海裝備整體上與發達水平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深海管線管研制取得突破
記者獲悉,由珠江石油天然氣鋼管控股有限公司和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共同研制完成的“深海管線用直縫埋弧焊鋼管”科技成果日前通過了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鑒定。
來自中國石油管材研究所等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經質詢和討論,認為該項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對此項技術的壟斷,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致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據了解,該項目生產的鋼管規格為直徑559×28mm,材質為SMYS450的直縫埋弧焊管,可服役于深海1500米的海底,這種產品在我國是首次試制并獲得成功。
與此相映成輝,上海寶鋼集團也有好消息傳出。寶鋼股份直縫焊管產線成功試制出直徑762×30.2毫米及31.8毫米規格直縫焊管,成為國內首家具備生產此規格深海海底管線管的鋼鐵企業,為我國的深海開發項目做出了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