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企進軍伊拉克意義何在?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3-30 新華網 關注度:0]
摘要: 繼艾哈代布、魯邁拉項目之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27日再次與伊拉克政府簽署大型油田開發生產服務合同。對于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的我國來說,進入石油資源大國伊拉克的石油開發服務領域有何意義?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專家。
根據...
繼艾哈代布、魯邁拉項目之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27日再次與伊拉克政府簽署大型油田開發生產服務合同。對于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的我國來說,進入石油資源大國伊拉克的石油開發服務領域有何意義?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專家。
根據以中國石油為首的聯合作業體與伊拉克簽署的為期20年的《哈法亞油田開發生產服務合同》,中國石油擔任作業者,中國石油、道達爾勘探生產伊拉克公司、馬來西亞石油公司和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將分別擁有37.5%、18.75%、18.75%和25%的權益。
中國石油、道達爾和馬來西亞石油于去年年底在伊拉克政府第二輪油田對外招標中聯合中標哈法亞油田。哈法亞油田位于伊拉克東南部,根據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數據,哈法亞油田可采儲量約為41億桶,目前產量為3100桶/天。以中國石油為首的聯合作業體承諾將哈法亞油田的產量提高到53.5萬桶/天,每桶服務費回報是1.4美元。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介紹說,生產服務合同是國際石油合作的一種模式,以提高油田采收率為目標,根據油田增產量的多少收取服務費。
業內人士指出,每桶1.4美元的服務費盈利率雖然不算高,但作為主要作業者,在生產服務合同執行過程中,中國石油可通過引入自己的工程建設和技術服務隊伍,進一步提升整體現金流和整體效益。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一家綜合性能源公司。除了油氣業務外,其業務領域還覆蓋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制造等。
中國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在簽字儀式上也表示,中國石油擁有各類大型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技術實力以及工程技術服務和地面工程建設等較為配套的綜合一體化優勢,具有按國際慣例規范運作和國際標準施工作業的經驗,可以確保項目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率地實現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