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全球石油化工網 >> 資訊頻道 >> 人物訪談

專家學者暢談中亞天然氣管道通氣投產(下)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09-12-25 中國石油報 關注度:0]
摘要:  收獲·開創   核心觀點   中亞天然氣管道通氣投產對于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經濟共同發展,發展與中亞國家多邊關系,深化傳統友誼,有著深遠的意義。它有力地向世人昭示:我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奉行的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戰略已經...
  收獲·開創

  核心觀點

  中亞天然氣管道通氣投產對于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經濟共同發展,發展與中亞國家多邊關系,深化傳統友誼,有著深遠的意義。它有力地向世人昭示:我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奉行的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戰略已經開始進入收獲期。

  中亞天然氣管道的投產是全球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次成功嘗試。它是中國在探索全新的國際能源合作模式中的成功典范,由中國石油在中亞地區開創的全產業鏈合作模式已經初見端倪。

  中國與中亞在天然氣領域這種合作方式開拓了境外合作的新途徑,顯示出中國“走出去”的戰術在不斷調整,相比以往更能適應外部環境。

  査道炯:中亞天然氣管道投產之所以值得我們驕傲和慶賀,是因為它有力地向世人昭示:我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奉行的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戰略已經開始進入收獲期。

  中亞管道的通氣、運營,得益于我國以及與此項目直接相關的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政府、企業和社會間無縫隙、不間斷的協調和配合。這其中自然有各自商業利益的磨合,更需要從互利雙贏這個鄰國相處的戰略原則出發,互諒互讓,共同使中亞—中國天然氣貿易成功實現、順利進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多邊合作的深入,這種合作途徑的光環將更多更廣地籠罩在國際能源合作的舞臺上。

  從建國到改革開放前,中國外交高度集中于維護主權等原則性國際政治課題。30年前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逐步轉向以國際合作促進國內經濟和民生發展,并同時通過開放將中國的經濟發展成果與其他國家特別是鄰國分享。所以,中亞天然氣管道也是一個標志性工程。它的戰略意義在于,改革開放30年所積累的自信,中國在與鄰國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道路上已經邁出強勁的步伐。

  韓立華:中亞天然氣管道投產是全球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次成功嘗試。

  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能源需求下降,國際油價大幅下跌,能源資源國出口收入銳減。中亞國家因經濟結構等因素,恢復能力有限,短期內難以依靠自身力量擺脫經濟困境,特別是其實施能源戰略及能源政策的能力因此受到削弱。中國無疑是中亞國家的重要選擇: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外匯儲備充足,這一次又經受住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使得三國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技術和服務,有助于三國避免出現更大的債務危機和一些規劃中或執行中的項目半途而廢。

  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新契機,同時也有利于中國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拉動需求。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單獨跨越國際金融危機,而結成利益共同體一起面對,無疑是更加明智的方法。中亞天然氣管道是中亞國家和中國通過互利雙贏的合作,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個成功案例。

  劉毅軍:中亞天然氣管道通氣投產,是中國在探索全新的國際能源合作模式中的成功典范。在過去單個產業鏈環節合作模式的基礎上,由中國石油在中亞地區開創的全產業鏈合作模式已經初見端倪。

  首先,它是主要合作方的上游資源和下游市場直接對接。中亞的油氣資源,一種由外國石油公司開發后,銷售給資源國或其他需求方,運輸可能還要經第三方管道;另一種是由資源國或外國公司開發后,經中間環節轉供歐洲。中亞管道則不同,是下游市場所在國的石油公司與上游資源國直接開展合作,其中的重要形式是至少部分上游資源的合作開發,將主要合作方的上游資源和下游市場“捆綁”,實現對接。

  上游資源合作開發體現了利益共享的特征,中亞管道這種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融匯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2007年夏天,中國石油就分別與哈、烏兩國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建設運營過境國部分的中亞輸氣管道。

  全產業鏈合作模式努力實現的是利益共享、平等協商、互利共贏、長期穩定,透露出濃重的“和氣”思想,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義,昭示著未來國際能源合作的新模式。

  童莉霞:從上游資源的合作,到下游市場的開發,中國與中亞在天然氣領域的這種合作方式開拓了境外合作的新途徑。

  最近幾年,受石油價格高漲等諸多因素推動,各國對能源資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海外開發難度也在增加。但是作為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這一長遠戰略,中國必須闖出一條協調發展、合作共贏的新路。在這種情況下,“走出去”的方式也在不斷創新,越來越靈活。

  今年這種情況格外明顯:中國石化與中國海油收購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在安哥拉的區塊;不久前在伊拉克,中國石油與BP共同獲得魯邁拉油田的技術服務合同。

  包括中國企業自己聯合并購,與當地企業合作爭取海外項目,聯合其他跨國公司以及放棄股權絕對控制等在內的多種方式都有嘗試。合作方式更加多樣化顯示出中國“走出去”的戰術在不斷調整,更能適應外部環境。

  啟示·展望

  核心觀點

  我國能源企業需要全面進入國際能源市場。海外油氣合作無論從空間、還是品種以及方式上都需要全方位拓展,這一過程需要關注油氣的地緣關系。

  在繼續重視傳統能源安全問題的同時,中國要抓住新能源革命所提供的歷史性契機,力爭在“綠色產業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在中亞開展能源合作應繼續堅持互利雙贏的基本原則,同時,在經濟合作的基礎上注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張抗:中亞天然氣管道是我國全面進入國際能源市場的一次有益嘗試。以往,能源企業“走出去”多是以勞務輸出的形式開展,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極其看重能否拿到勘探區塊,獲得份額油。實踐證明,能源企業走出去僅有這些還不夠,海外油氣合作無論從空間、還是品種以及方式上都需要全方位拓展。份額油要拿,資本運作也要開展;品種上既要有石油,也要有天然氣,天然氣又涵蓋管道天然氣與LNG;空間上要實現海上和陸地,不同方位、不同國家的合作。這樣的全面進入構成了能源來源的多元化。

  全面進入能源市場離不開地緣政治、能源外交,這也是現在談得比較多的內容,我們國家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推動相關工作。但其實我們更應該注重地緣經濟的概念,尤其是地緣經濟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能源的地緣關系或者油氣的地緣關系,這是我們談論地緣政治和能源外交的一個基礎。只有從經濟上更重視這一問題,我們談地緣政治、能源外交才不空洞。中亞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其實就是對油氣地緣關系的一次認識和探索。

  韓立華:在國際能源關系復雜多變的2009年,中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表現突出,大大強化了在國際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使我國能源外交的機遇明顯增多,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建議我國積極推動新的國際能源金融秩序的形成,在繼續重視傳統能源安全問題的同時,抓住新能源革命所提供的歷史性契機,力爭在“綠色產業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為國家的和平崛起創造更加有利的能源外交條件。

  張寧:中國在中亞開展能源合作應當實現多元化目標。這些目標包括:通過互利雙贏的投資合作,獲得穩定的能源來源;為企業積累海外經營經驗;通過能源貿易促進各領域合作,加強經濟聯系,密切友好關系;促進中亞國家發展,維護地區穩定,并為中國西部大開發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要實現多元化目標,需要雙方開展能源合作時繼續堅持互利雙贏的基本原則,同時,在經濟合作的基礎上注重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從中亞國家能源領域吸引外資總額的國別統計數據上看,中國已經進入前兩名,但中國在中亞的文化影響力還需要加強。增強文化交流,將有助于改變這種局面,提升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層次。具體做法上,除了政府方面需要加強同中亞國家的文化合作外,企業方面也應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加入文化因素。
關鍵字: 中亞管道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1 www.tolkopozitiv.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爽| 国产大片线上免费看|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亚洲精品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奇米影视久久777中文字幕| 免费看的成人yellow视频| swag在线观看|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天堂网在线www|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h片在线免费观看| 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 天仙tv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综合网激情五月| 欧美另类第一页|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小爱同学下载二三三乐园 | 撞击着云韵的肉臀| 午夜伦情电午夜伦情影院|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 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 福利视频第一页|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 mm131美女爽爽爽作爱视频| 污污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电影入口麻豆|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