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志明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力的減弱和國家內需政策的拉動,國內經濟開始回暖,石油石化行業也在企穩回升,出現向好的跡象。目前石油石化的狀況到底怎樣?是否真正見底回升?10月中旬召開的首屆cippe振威上海石化展在這種新形勢下,又能帶給行業什么好消息?對石化裝備制造業具有怎樣的價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志明。
國內行業企穩回升
“從全球來講,金融危機對不同國家的影響是不同的,對歐美發達國家的沖擊比較大。相反,發展中國家受的影響不大,在今年3月份第九屆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的論壇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高層曾透露,危機對石化業的整體影響是有的,但不大,由于國內旺盛的需求和4萬億投資的拉動,目前更是處于企穩回升的好態勢。”趙志明如是說。
他指出,全球經濟回穩,包括美國、歐洲在內,都會朝好的方向發展,石油石化設備制造業的整體情況已經出現積極的變化,當然還存在不確定因素,除了出口問題、經濟問題,還有其他需要關注的如裝備技術的不穩定性、市場總體疲軟等因素,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首屆cippe振威上海石化展將提供一個促進發展與創造性解決方案的互動平臺。可以讓大家分享企業的經驗和觀點,能夠共同克服不利環境,駛入安全和平靜的區域。從長遠來看,石油石化技術裝備業的前景仍然是光明的,當情況好轉的時候,應該堅決果斷、大膽行動。
他進一步表示,衡量石油石化業以及裝備制造業好與否的標準與油價的關系較大。高油價,驅動石油石化開發,石化裝備制造需求也相應上漲;相反,低油價,市場驅動力就低,所需的裝備就下降。
“盡管石化化工業還沒有完全擺脫危機,存在一定的負增長,但趨勢也是朝好的方向發展,是低位的企穩回升,同比降幅在逐漸減少,環比在上升,石油石化裝備進出口的負增幅均在縮減。”趙志明說。
趙志明強調,對我國石化業來講,上游產業以出口為主,下游產業以進口為主,與以往的展會相比,此次首屆cippe振威上海石化展重點突出石油石化裝備下游產業,關注業內技術熱點,專業性、重要性并舉,精心于專業服務。這將有利于國內外石化下游裝備的技術交流和經濟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注時下熱點 決勝深海開發
隨著陸上油氣資源的消耗和衰竭,海洋已成為世界油氣開發的主要領域。很多國家已將開采海洋石油資源列為國家戰略而大力推動,石油石化裝備制造市場也將因此得到迅速發展。
趙志明認為,海上,尤其深海的石油開采當前是大家最為關注的熱點。由此,海上開采的設備將成為焦點。深海油田豐富,海上石油資源是寄希望最有潛力的市場。作為行業風向標、晴雨表的首屆cippe振威上海石化會展也將再次引起極大的關注。
“當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實現,石油石化業要求其裝備走向大型化,因為沒有規模就沒有競爭力。”趙志明說,“像cippe這樣規模比較大的石化展能夠吸引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產品,促進中外交流。同時,不出國門就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裝備技術不提高,石油產量就不能增加。”
贏得贊譽 周全服務
令人矚目又令人怦然心動的“振威集團旗下的第九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在今年3月份給石油石化上游產業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機會,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證明了自己在世界石油展的地位。追求卓越,勇于挑戰。此次首屆cippe振威上海石化展是他們的又一個挑戰和服務的延伸,突破石油中下游產業鏈,將為華東及華南地區石油石化及化工裝備產業提供一個更專業的宣傳、交流平臺,服務于世界石油化工企業。
打造石油石化展“服務”品牌是振威展覽的不懈追求。首屆cippe振威上海展總結以往的成功經驗,在服務上將更周全、更深入、更人性化。
趙志明希望,首屆振威上海石化展能辦得更好,做得更強,走得更遠。他相信盡管在上海首次辦展,具有實力的振威展覽在服務品牌支撐下,將能贏得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