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在石化領域試水“碳交易”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8-03 中國海洋石油報 關注度:0]
摘要: 7月28日下午,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油發展)與澳大利亞最大的投資銀行麥格理銀行有限公司就40萬噸年煅后焦余熱綜合利用CDM項目舉行簽字儀式。這是中國海油首次在石化領域與國外買家達成CDM項目協議,也是我國在石化領域進行的為...
7月28日下午,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油發展)與澳大利亞最大的投資銀行麥格理銀行有限公司就40萬噸/年煅后焦余熱綜合利用CDM項目舉行簽字儀式。這是中國海油首次在石化領域與國外買家達成CDM項目協議,也是我國在石化領域進行的為數不多的“碳交易”。
煅后焦余熱綜合利用CDM項目位于惠州大亞灣石化工業園區。海油發展擬從國外引進目前國際最先進的余熱回收設備,對惠州煉油副產品石油焦煅燒后的余熱加以利用,產出的蒸汽、電力可供中國海油其他項目使用,在降低運行成本的同時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據介紹,簽字儀式結束后,該項目將正式進入申報及注冊階段,接受國內、國際CDM主管機構的逐級審核。
該項目的買方麥格理銀行是澳大利亞排名首位、世界排名第七的投資銀行。“近兩年,我們在中國市場簽訂的CDM項目年減排量多為十幾萬噸,相比之下,39萬噸年減排量很可觀。”麥格理銀行高級經理顧培培直言。
記者從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了解到,目前我國已有2000多個CDM項目在運行,主要集中于電力和新能源產業。對于中國海油推進CDM戰略的舉措,國家發改委氣候司CDM項目官員陳波表示很期待。他說,未來政府對企業生產排放量的限制會越來越多,“碳交易”、“碳金融”將伴隨中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完善成為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