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含水油田水驅采收率的途經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7-07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關注度:0]
摘要: 原油采收率通常是指在經濟極限內,在現代工程技術條件下,從油藏原始地質儲量中可以采出石油的百分數,是評價油田開發效果的要素之一,水驅采收率與水體波及系數和驅油效率有關。對于經歷多年水驅采油已經進入高含水階段的砂巖油田,產油量遞減快,注水矛...
原油采收率通常是指在經濟極限內,在現代工程技術條件下,從油藏原始地質儲量中可以采出石油的百分數,是評價油田開發效果的要素之一,水驅采收率與水體波及系數和驅油效率有關。對于經歷多年水驅采油已經進入高含水階段的砂巖油田,產油量遞減快,注水矛盾突出,措施潛力不足,效果逐年變差,措施挖潛難度加大,套變、腐蝕等注采系統設施問題日趨嚴重,注入水驅替難度增大,采收率低。如何提高高含水期油田采收率成為油田后期調整的主要課題。
1 提高老油田水驅采收率的技術思路
總結分析多年來老油田開發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分析油田開發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增加可采儲量為中心,精細地質研究,細化開發層系,采取合理有效的注水方式,強化注采系統,全面實施細分層注水,提高注入水波及效率,提高油田最終采收率。研究中地質與工藝技術相結合,采取多樣的調整方案,開辟試驗區研究,最終在全區大面積推廣。
2 提高水驅采收率的途經
2.1 加強地質精細研究,尋找剩余油有利區,進行開發層系細分調整,解決層間矛盾
已開發油田往往含有眾多的含油砂體,為多油層油藏,而油田開發初期制訂的開發方案一般以分布面積大、滲透率高、儲量相對集中的主力油層為對象編制的,對差油層的適應性較差。注水開發一段時間后,由于各油層間的滲透率差異,各層吸水狀況不均勻,水洗程度不等,均質性好﹑物性較高的砂體水洗程度高,物性較差的砂體水洗程度不理想,層間干擾加劇。在調整措施達不到需求時,就要把動用狀況差的油層劃出來,組成一套或幾套獨立的開發層系開采,解決層間矛盾,提高水驅采收率。
在調整中,以地質精細研究為基礎,摸清單砂體展布規律,儲層沉積相帶分布規律,結合單砂體水洗狀況,追蹤和尋找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區帶,完善注采井網,提高水驅控制程度。由于細分出來的層系均為低滲透差油層,油砂體平面上連續性差,原井網很難控制住所有的砂體,需要細分層系調整和井網加密結合,適當縮小井距,降低滲流阻力,提高開發效果。
2.2 注采系統調整
在油田開發過程中,采液指數、吸水指數是隨含水而變化的,因此,進入高含水期后,隨含水的上升,吸水指數和采液指數比下降,合理油水井數比也變小,需要逐步增加水井比例,強化注水系統,滿足后期提高產液量對注入水量的要求,提高地層壓力,增加可采儲量,改善油田開發效果。可以采取的方法為:補鉆注水井;部分油井轉注。
2.3 老井提高產液量
研究確定采液指數、吸水指數、綜合含水、平衡注采比等指標的變化規律,確定合理流壓界線﹑最大注水壓力界線,應用注采平衡方法計算當注水壓力為最大注水壓力界線、油井流動壓力為最低合理流動壓力時,不同含水狀況下的最大產液量,提高采油量。
2.4 注水井和采油井的換位注采或堵水
對于具有嚴重的區域非均質性、已形成可改變注水量或注采井別的活躍的低強化程度注水系統的處于高含水期的油田,可以采用堵水調剖或通過注水井的轉采和采油井的轉注(即關閉一些注水井、開另外的注水井或將注、采井換位)來實現改變液流方向,提高注入水在油層中的波及效率,增加水驅油面積。可以采取堵水措施,堵塞大孔道,提高水體波及體積提高水驅采收率。
2.5 在經濟指標極限內,油田開發后期采用低廉的化學劑或熱采進行三次采油,提高驅油效率,從而提高原油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