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華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
蔣敏華:謝謝主席。尊敬的陸理事長,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很高興參加第十二屆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暨中國電力產業峰會,我今天發展的題目是科技創新,推動電力可持續發展。危機過去發展速度可以恢復,經濟效益可以提升,我國電力工業必須長期面對的,這是煤炭的供應和環境的壓力。
我國的能源結構決定了電力工業主要依靠煤炭,我國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供求決定價格,今后3-50年我國電力工業一半以上仍然需要煤炭,煤炭的供應是一個大的問題,其價格長期走低的可能性是極小的,可以展望一下我國電力工業的發展,今后30-50年我國人口達到最高峰16億,同時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如果其中50%為煤電裝機總容量達到12億千瓦。供電能耗每千瓦是300克計算的話,每年消耗是18億噸,每公斤就是25.2億噸,燃燒這些煤,釋放的二氧化碳將超過50億噸。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我國電力工業今后將要面對的壓力,研究一下地球環境的承受能力,煤電引起的廢水,二氧化物等等這些物質,擁有現在技術手段,能夠有效的控制環境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并有可能實現逐年的降低,而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控制技術,沒有達到規模運用的階段,因此,今后主要的因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煤電的比例超過50%,這樣的壓力會更大。我們能否把我們的發電總裝機容量降下來呢?取決于我們今后選擇怎么樣生產和生活的方式?事實上我國現有的8億千瓦的主要是第二和第三產業,城市人口的生產和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城市人均電力裝機容量已經超過每人一個千瓦,今后生產還要發展,生活還要改善,這就意味用電還要增長,我國農村人口達到現在城市人均消費電力水平的時候,我國全國人均1.5千瓦應當是一個合理的數字。
能否把煤電比例降下來呢?我國水電資源豐富,即使全部開發了也只有5億千瓦,大力能夠制成電力的20%,核電和可再生能源能否支撐另外的30%,取決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儲電技術的進步。如果核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不能大幅度的提高,還會穩居50%以上。由于歷史的原因,華能的發電裝機中火電占主導的地位,華能的任務更加繁重,華能優化了發展火電,積極開發核電,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戰略,需要科技的支撐,為此華能制定了自主創新,引領科技發展的指導方針,推動可持續發展。把華能科技工作進展情況作為簡要介紹。華能節能降耗降低污染排放,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約9.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約1260萬噸,華能正在研究發展更高參數的發電技術,近期的目標是其組成其溫度是620度,中期的目標是650度,同時與工程項目相結合華能正在開始進行電廠設計的有關研究工作。
在華能正在致力于投運的600兆瓦的技術,解決系統等等存在的問題,也在研究1000兆瓦的研究技術。華能歷史煤電計劃正在實施中一些目標是建設250兆瓦的技術,同時建設綠色煤電實驗室。綠色煤電試驗方案已經確定,相關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華能在技術研發和工程運用上均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國家重大科技依托項目,華能等等示范項目,繼續推進,示范電站已經與08年9月掛牌,可再生能源發電方面華能積極開展,積極開發風電以外,正在建設太陽能發電,同時開展太陽能發電的研究和開發的工作。女士們,先生們實現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科技創新,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在經濟發展的較快的情況下更是如此,農業人口比例較高,我們應當研究新農村的能源供應體系,走出一條新路,才有可能更好地全面解決我國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華能集團愿意于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企業,為電力可持續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