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擬拍賣油田服務合同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6-26 北京青年報 關注度:0]
摘要: 伊拉克政府計劃本月29日至30日向世界石油巨頭拍賣6個已開發油田的服務合同。若計劃順利執行,這將是伊拉克石油產業30年前國有化以來,伊拉克政府首次向外國石油企業拍賣油田服務合同。
■百家競爭
伊拉克石油部說,大約...
伊拉克政府計劃本月29日至30日向世界石油巨頭拍賣6個已開發油田的服務合同。若計劃順利執行,這將是伊拉克石油產業30年前國有化以來,伊拉克政府首次向外國石油企業拍賣油田服務合同。
■百家競爭
伊拉克石油部說,大約120家企業表示有意參加月底競標,其中35家企業符合競標資格,包括美國?松梨谑凸尽⒂⒑蓺づ剖凸尽⒁獯罄D峁、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在月底競標中,外國石油企業還將競爭兩大天然氣田的服務合同。所有贏得合同者將為伊拉克油氣開采提供技術服務,以換取伊拉克政府支付的服務費。油氣田服務合同有效期長達20年。
石油部長沙赫里斯塔尼說,替伊拉克賺錢最多、花錢最少的企業將贏得合同。如果拍賣成功,中標者預計將于今年11月開始作業。一些石油專家預計,在伊拉克勘探和開采油田的成本為每桶1.5至2.25美元,低于馬來西亞的每桶5美元和加拿大的每桶20美元。
■法律爭議
外國石油企業在伊拉克開展業務面臨諸多難題。除武裝人員不斷襲擊輸油管線和煉油設備外,伊拉克國民議會至今未出臺相關石油法律。
國民議會議員已就一份石油法律草案爭論多年。這份草案包含為外國企業在伊拉克境內采油確立法律框架的內容。由于厭倦等待,石油部長沙赫里斯塔尼2008年自行邀請外國石油企業競標油氣田服務合同。
然而,外國企業不愿在石油法律缺位的情況下勘探未開采油田,沙赫里斯塔尼只能在開采現有油田方面向外界求助。盡管沙赫里斯塔尼要求競標者符合石油法律草案規定的條件,但他表示簽訂石油合同無需議會批準。沙赫里斯塔尼堅稱合同中不少條款對伊拉克相當有利,例如中標者必須向伊拉克提供上億美元的預付息貸款。
■潛力巨大
隨著中東地區掀起石油國有化浪潮,伊拉克1972年踢走西方石油企業。1990年入侵科威特前,伊拉克石油產量一度達到日均至少300萬桶,隨后因經濟制裁和貿易禁運而銳減至日均30萬桶。但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伊拉克石油產量已恢復至日均250萬桶。
沙赫里斯塔尼希望,外國石油企業介入能將伊拉克石油產量在4至5年間從眼下的日均240萬桶增加至日均400萬桶。伊拉克是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已探明儲量達1150億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