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聯手印度美洲找油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6-24 振威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有望以4億美元價格,在哥倫比亞獲得一家油田25%的股份
本報記者姜艷艷實習記者沈明杰報道緊跟進軍伊朗油田傳聞,昨天外電再爆消息:中石化日前聯合印度石油公司進軍哥倫比亞,并以4億美元在該國獲得了一家油田25%的股份。分析預計,...
有望以4億美元價格,在哥倫比亞獲得一家油田25%的股份
本報記者姜艷艷實習記者沈明杰報道緊跟進軍伊朗油田傳聞,昨天外電再爆消息:中石化日前聯合印度石油公司進軍哥倫比亞,并以4億美元在該國獲得了一家油田25%的股份。分析預計,這一計劃將為中石化提供100萬噸份額油。
對于海外開采、進口油量一直低于中海油、中石油的中石化來說,這一大單的簽訂將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年獲百萬噸油
具體消息表示,印度和中國的兩家國有石油企業,已經以8億美元的價格,聯合收購了哥倫比亞一家石油生產商50%的股份。這是兩國決定在全球能源資產方面合作以來最大的交易。這筆交易將于下月完成。屆時,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與中石化(Sinopec)將分別購得OmimexdeColombia公司25%的股份,后者是總部位于美國的石油勘探及開采商OmimexResources的子公司。
與中石化方面獲得同等權利的印度石油公司表示,這一交易將為印度每年帶來100萬噸的份額石油。這意味著中石化也將同樣獲益。相關分析師表示,從此次交易公布的細節看,中石化通過投資該地公司,獲得了未來在哥倫比亞該煉油廠廉價購買100萬噸石油的權利。不過,交易同樣受到“油儲不夠”等方面的潛在風險。
昨天,中石化并未對具體消息進行回復,只表示此前曾與哥倫比亞相關油廠進行過接觸。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目前這份合約的具體細節已經到達國家發改委的案頭,但正式消息的公布仍需時日。“會很快”,分析人士表示,若交易在下個月完成,則國內的正式消息將早于交易明確日期。
中石化股價應聲上漲
昨天,受到進軍哥倫比亞油田消息的刺激,中石化股份逆市上漲。港股方面早盤中石化一路沖漲1.7%,達4.69港元;午后在國際油價下跌及石油板塊整體滑落的情況下,收盤上漲了0.22%,達4.56港元。而中石油、中海油則分別出現了小幅下跌。
不過,中石化A股受到大力投資能源項目及連日回吐壓力影響,出現了小幅下跌。
“整體而言,進軍哥倫比亞對中石化是個大利好”,有分析師表示,國際油價在上周末開始回落后,對國內的影響在本周開始體現。“主要是對沖基金的效應體現”,中國能源網副總經理韓曉平表示,國際油價上漲則能源企業上漲,國際油價下跌則對沖基金也會從石油業撤退。
份額油的風險和機會
與業界的熾熱相比,中石化屢次面對傳言的沉默令人關注。
有專家表示,作為國際能源開采業的后來者,中國能源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受到全世界各國的關注,是“大張旗鼓”地造勢還是“謹慎行動”,中石化顯然更愿意選擇后者。韓曉平則表示,中石化進軍拉丁美洲第四大產油國哥倫比亞,意義十分重大。作為“美國的后院”,南美洲的石油開采一直掌握在幾大強國手中,中國和印度的介入可以增加哥倫比亞地區的油田競爭,提升該國勘探采油的利潤,有利于整體采油量的增加。
“美國及世界各國早有共識,中國企業加盟國際原油開采業將增加世界石油的產量。”韓曉平表示,中石化在當地開采出來的石油,并不一定運回國內使用,通過股市、國際市場進行高端資本運作,才能保證中國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很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中國和印度等投資公司產出的油也會提供給拉丁美洲附近各國,并不存在“掠回石油給中國自己”的威脅。
中石化海外找油大事記
●2004年8月中石化將和巴西石油公司合作開采深海石油
●2004年11月中石化與伊朗達成石油合作協議
●2005年11月中石化與中石油合作6億美元購蘇丹油田鉆探權
●2006年6月中石化與伊朗合作勘探油氣田
●2006年7月中石化35億美元購俄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