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油氣管道9月全面開建 破解“馬六甲瓶頸”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6-17 第一財經日報 關注度:0]
摘要: 動議已久的中緬油氣管道工程將在今年9月全面動工,其中輸氣管線預計2012年試通氣。CBN記者昨天在中石油集團內部了解到,目前中緬油氣管道的前期工作已經展開。中緬管道建成后,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油氣大通道,有效破解困擾中國能源安全的“馬六甲...
動議已久的中緬油氣管道工程將在今年9月全面動工,其中輸氣管線預計2012年試通氣。CBN記者昨天在中石油集團內部了解到,目前中緬油氣管道的前期工作已經展開。中緬管道建成后,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油氣大通道,有效破解困擾中國能源安全的“馬六甲瓶頸”。
今年3月,中緬簽署了建設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道的政府協議,初步設計一期輸油能力2000萬噸/年,年輸氣能力120億立方米。
9月全面開建
昆明市市政公用局近日組織召開了昆明市天然氣利用規劃宣貫會。在會上,中石油駐滇機構相關人士對外表示,中緬油氣管道工程將在今年9月全面開工,通過中緬油氣管道輸送的緬甸西海天然氣有望在2012年抵達昆明。
2004年8月學界專家最先提出了修建從緬甸到昆明的輸油管道建議,隨后得到政府層面重視。但由于受到國際政治關系影響,中緬管道談判進展緩慢。直到去年6月,緬甸聯邦政府才與中石油等簽署了《緬甸海上A1、A3區塊天然氣銷售和運輸諒解備忘錄》等,中緬管道工程建設由此步入實質性的第一步。
今年3月26日,中緬簽署協議,正式敲定中緬管道工程。中石油內部人士昨天向CBN記者表示,中緬管道是氣、油雙線并行,天然氣管道是油氣管道的一部分。目前中石油方面已開始了油氣管道建設的前期工作,此前已派出工作隊到云南。
中緬管道起于緬甸西海岸的實兌港,經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然后從云南邊城瑞麗進入中國境內,途經保山、大理、楚雄、昆明等城市。其中天然氣管道輸氣干線全長2806公里,輸氣口徑1016毫米,年輸氣能力120億立方米。輸油管道全長約1100公里,初步設計一期每年向中國輸送2000萬噸原油,相當于每日運輸40萬桶左右。
破局馬六甲海峽
緬甸目前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32億桶;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5400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10,同時在緬甸海岸還陸續發現有儲量極高的天然氣田群。中國是參與緬甸油氣開采的國家中投資額最大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都在這里有油氣項目。
“中緬油氣管道的建設,首先是在中國西南地區增加了一條油氣戰略大通道,有利于引進緬甸豐富油氣資源,緩解西南地區能源緊張。”中國石油[13.78 -1.01%]大學教授龐昌偉在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說。
另外,中緬油氣管道的經濟意義同樣重要。依照傳統運輸方式,來自中東的原油必須通過馬六甲海峽,運抵湛江等沿海煉廠,提煉后再運往中國其他地區。如果選擇經中緬管道入境,至少能減少1200公里路程。據龐昌偉介紹,即使是同等距離的原油運輸,管線運輸成本也比船舶運輸節省三分之一以上。
中緬油氣管道的最大意義,還在于戰略安全考慮。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08年中國的石油凈進口量超過2億噸,其中原油進口1.79億噸。其中超過90%的進口都是通過海上運輸,尤其是來自中東和非洲超過80%的進口原油,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這個最窄處僅有2.4公里的戰略咽喉通道。
龐昌偉表示,南中國海地區一直不平靜,東南亞地區國家眾多、形勢復雜,中國原油進口過多依賴馬六甲海峽,安全隱患非常大。在中緬管道建成后,將有效緩解馬六甲海峽的運輸壓力。單從繞開馬六甲海峽這一點來說,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的戰略意義就非常重大。
據專家預計,中緬管道在一期2000萬噸的基礎上,二期以后還將有望引進4000萬到6000萬噸的原油,這一數字大約接近中國2008年原油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一。以這些原油加工的石油產品,除覆蓋西南地區外還可銷售到湖南、湖北,甚至還能向東南亞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