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并購三大石油商全“參戰”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6-16 中財網 關注度:0]
摘要: 自中石油5月宣布10.2億美元收購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的全部股份后,中國石油巨頭海外并購的市場傳聞再度紛至沓來,三大國有石油商一個也沒落下:中石油、中海油正在以40億美元的價格競購美國公司KOSMOS能源處于非洲加納沿海jubil...
自中石油5月宣布10.2億美元收購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的全部股份后,中國石油巨頭海外并購的市場傳聞再度紛至沓來,三大國有石油商一個也沒落下:中石油、中海油正在以40億美元的價格競購美國公司KOSMOS能源處于非洲加納沿海jubilee油氣田30%的股權;而中石化正準備以最高80億美元的價格競購專注西非、中東上游業務的加拿大油氣公司Addax Petroleum Corp。
"或許存在的潛在并購還不止這些案例,只是目前這些案例開始漸漸浮出水面。"中海油人士純熟地接受著記者的新聞求證。
中國能源并購跨入新階段
實際上,原中海油老總衛留成早在2001年就放出豪言:"我現在'胃口'很大,如果有一天報紙上登出,中海油在某某國家買了一個大油田,你不要感到驚奇;甚至,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在報紙和電視上看到,中海油在國際上買了一個很有名的公司,你也不要感到驚奇。"
8年過去了,衛留成的預言正在一一兌現,而中國石油企業的"胃口"之大,也的確讓外界震驚。今年5月14日之前全球共有14項國家對國家的石油交易,涉及貸款換石油465億美元,其中中國占到450億美元。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統計預測,2009年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收購資源的一個高峰。目前,中國企業跨境收購的主要領域為自然資源,收購金額比重占到所有領域的97%。
收購手法變得巧妙成熟
中國石油商的資本觸角遍及全球。以中石油為例,其官方網站顯示,目前它已在海外形成非洲、中亞-俄羅斯、南美、中東和亞太五個油氣合作區,已在世界26個國家開展油氣投資業務,在全球44個國家從事石油工程技術服務。
"在中石油的收購過程中,我們的收購手法明顯更加巧妙和成熟了,對于國際規則的運用,對于將中國特色與國際化的融合,都有了自己的樣板和典范。"能源專家對記者說。他認為中國石油企業在并購中獲得的最大收獲,是智慧和理性。
為能源專家所稱道的典范,包括近期中國在非敏感地區的油田競購,也包括貸款換石油的方案,比如中俄簽下250億美元石油貸款協議,俄羅斯3億噸石油大單一錘定音。
油價走高增加抄底風險
新一輪的油價飆升,再次激發了熱火朝天的石油企業并購談判,國內石油企業迫切希望在油價被繼續炒高之前,拿下更多的海外油田。
但國際油價走高同時也會增加并購風險,"具體會體現在交易成本增加、交易阻力加大",熟悉海外并購并全程追蹤了中海油并購優尼科案的石油專家昨天對記者說,"那么,在油價走高之后,并購是否繼續要有三個衡量標準:第一,它是否符合公司發展;第二,它是否符合股東利益;第三,其收購成本是否是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包括財務成本、時間成本和團隊管理成本等等。"
但他同時認為,"價格低估一類的外界利好因素,只能是推動企業并購的外部因素,而非決定因素。在并購中如果不計成本地加價,只會表明企業是在迎合被收購方,而欠缺商業方面考慮,是非市場化的收購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