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動員"戰旱魔"—我國電力石油系統全力保證抗旱勝利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2-09 新華網北 關注度:0]
摘要: 干旱,大旱,特大干旱。歷史罕見的冬季旱魔在北方大地迅猛肆虐,給華北、黃淮、西北東部小麥生長造成巨大損失,勢頭至今不減。
旱情牽動人心,災情就是命令。
面對罕見災情,我國電力、石油部門緊急動員起來,全力打通抗旱之戰...
干旱,大旱,特大干旱。歷史罕見的冬季旱魔在北方大地迅猛肆虐,給華北、黃淮、西北東部小麥生長造成巨大損失,勢頭至今不減。
旱情牽動人心,災情就是命令。
面對罕見災情,我國電力、石油部門緊急動員起來,全力打通抗旱之戰的能源供給生命線,確保抗旱之戰取得全面勝利。
“保抗旱用電”成為壓倒一切的任務
旱情逼人。國家電網公司緊急應變,迅速將抗旱斗爭調整為當前的首要工作。
從旱情始發,到記者2月8日發稿,一道道急電接連從國家電網公司總部發向災情嚴重省份: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必須對抗旱用電要最大限度地做到“送得進、用得好”。
根據部署,各地電力公司迅速成立電力服務抗旱小分隊,駐鄉入村,深入田間地頭,井口渠邊,全力做好供電服務工作。在各地抗旱斗爭的陣地上,一個個臨時供電設施迅速架設、一條條臨時抗旱用電線路飛快敷設……
在山東,面對六成以上麥田受旱,其中重旱面積超過1000萬畝的嚴峻災情,山東電力公司系統共投入超過1.8萬人,成立1530支春灌保電服務隊支援抗旱,24小時提供服務,調集1022臺臨時配電變壓器,全力保障抗旱澆麥供電。根據最新統計,目前,山東公司已利用各級電網灌溉農田562萬畝,利用臨時電源灌溉農田103萬畝。累計抗旱用電量9536萬千瓦時。
為保障農村抗旱用電,連日來,陜西公司所屬縣供電企業的近200個農電抗旱保電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恢復被盜抗旱線路3400米,架設抗旱配電變壓器72臺,對用于抗旱的3000多臺變壓器和線路重點巡視維護,加強抗旱設備用電檢查,確保不因用電問題影響農民電灌抗旱。
哪里需要抗旱用油,就把油送到哪里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把保障抗旱救災用油當作一項政治任務。
旱情發生后,中石油所屬各銷售企業紛紛啟動應急預案,安排資源調運和抗災救災,設立了24小時值班電話,白天每2小時、夜間每4小時逐級向上通報情況。
根據抗旱斗爭需求,中石油集團要求各煉化企業主動調整產品結構,提前安排旱情嚴重地區柴油資源發運,確保資源及時到位。中石油各地銷售公司在加油站設立抗旱加油綠色通道,把抗旱油品送到田間地頭,并莊嚴承諾:“哪里需要抗旱用油,就把油送到哪里;抗旱用油需要多少,我們就保證供應多少”。
安徽淮北地區是全國旱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中石油安徽銷售公司近期已組織多輛“抗旱保苗專用車”,進村入戶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加油服務。
截至1月底,中石油河南銷售公司對抗旱保苗供應柴油1200噸,在國家規定最高限價的基礎上對抗旱用柴油每升優惠0.3元,總共讓利36萬元。并決定將抗旱油優惠期限延長到2月底。
多措并舉支農、惠農
面對嚴重災情,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在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省的石油分公司迅速成立抗旱油品保供領導小組,制定了抗旱用油保供方案和應急預案。
多管齊下保抗旱。中石化一方面增加干旱嚴重地區省市公司資源配置計劃,一方面加大資源調運力度,積極協調鐵路運輸部門和生產企業,提前安排旱情嚴重地區柴油資源發運,優先保障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安徽等旱情嚴重省份的資源供應。
在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旱情嚴重地區,中石化所屬銷售企業安排油庫24小時不間斷發油、農村站點24小時營業,確保農民抗旱用油可以隨到隨加。在抗旱作業區域沿線加油站開辟抗旱加油綠色通道,確保抗旱用油及時供應。并積極主動開展送油到田間等支農、惠農服務。
在河南,中石化石油分公司組織148輛小額配送車輛,安排送油小分隊開展以送油到田間地頭為主的上門服務,全省的2241座縣以下加油站點,均按每升優惠0.2元至0.3元的優惠價銷售柴油。
在安徽,石化企業對農業抗旱用油根據情況給予適度優惠。
中石化同時要求:加強油品數量和質量管理,嚴格執行國家定價,并加大對抗旱油品供應站點經營紀律、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抗旱保供紀律,防止損害農民利益行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