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近年來,不少國家的能源戰略都有一個明顯的政策導向——鼓勵開發新能源。這既是國際市場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高企的壓力所致,也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
珊姆索島是丹麥一座小島,島上電力完全由風力發電設備供應,70%家庭使用生物燃料和太陽能提供熱能,島上居民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讓世界看到了綠色能源的可能性。雖然如今后石油時代還難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但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巴西等部分新興經濟體紛紛鼓勵開發新能源,在這條道路上邁出步伐。
近年來,不少國家的能源戰略都有一個明顯的政策導向——鼓勵開發新能源。這既是國際市場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高企的壓力所致,也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
新能源開發利用不是一個新話題。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就曾激起國際社會開發新能源的熱情,近幾年石油價格逐步上升,堅定了各國開發新能源的決心。高油價已成為影響世界經濟的重要因素,而在能源地緣政治中,石油因素被空前強調,嚴重依賴外來能源的國家因而日益積極開發新能源,通過能源供應多元化來保障本國的發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最新報告顯示,2007年世界各國對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總額比2006年增加60%,超過1480億美元,預計2012年將達到4500億美元,2020年將超過6000億美元。報告指出,對清潔能源的投資不斷增加充分顯示出各國對能源安全的關注。
瑞典政企聯合推動生物能
作為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瑞典2007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其能源消耗總量的53.6%。生物能利用如今在瑞典已形成高校研究、政府支持、企業操作的運作模式。
在瑞典東約特蘭省,隸屬于瑞典科技署的生物燃氣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林木加工廢棄物和該地區生活垃圾為主要原材料,致力于生物質燃料生產、熱電聯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不僅將樹木物盡其用,并且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瑞典EON公司完全掌握了新技術,無論是工業廢油還是食用殘油都可以變成生物柴油。
在冬季漫長而寒冷的瑞典,生物能逐漸成為當地居民和市政供暖的首選燃料。當地出租車和公共汽車也大多貼著醒目的綠色“生物燃料”字樣。東約特蘭省政府規劃并建立了多個專為環保車提供生物燃料的“加油站”以及用以儲存生物燃料的專用大型倉庫。
埃及籌建首座核電站
埃及電力和能源部長哈桑·尤尼斯今年7月說,埃及已制訂長期能源戰略,將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在埃及能源供應中的比重,具體目標是到 2020年使新能源達到埃及能源供應總量的20%。目前這一比例為13.8%。考慮到技術和可行性等因素,埃及發展新能源的首選是核能。
早在20世紀50年代,埃及就開始進行小規模的核技術研究,但目前尚未擁有核電站。2007年10月,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宣布正式啟動和平利用核能計劃,未來數年埃及準備建造數座核電站以滿足本國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
今年5月,埃及開始評估21家國際公司關于承建埃及第一座核電站的投標文件。據悉,埃及首座核電站擬建于地中海城市亞歷山大附近的西部港口小鎮代巴,預計需要5年至8年建成,屆時其發電量將占埃及總發電量的3.5%。
專家預計,埃及至少需要再建造4座核電站,才能使核能發電在其總發電能力中所占比例達到10%至15%。
英國排除爭議力挺核能
英國首相布朗呼吁在“后石油經濟”時代大力發展核電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
布朗7月份就一度在英國國內引發爭議的核電站問題表態說,對建設核電數量“不設上限”。此舉被認為是布朗在石油價格上漲的大背景下設法使英國減少對石油依賴的重大舉措。這意味著英國將鼓勵民營企業建設核電站,在英國目前所需能源中占有20%份額的核電將在未來15年內大幅增加。
在風能方面,英國已把北海當成“未來之灣”,以期大力發展風能。英國當局決定建設歐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廠,滿足32萬家庭的用電需求。此外,潮汐發電也成了英國新能源開發的另一重點。
一些專家預測,根據英國的地理特點,未來幾十年英國20%的可再生能源可能會來源于風力發電。
美國尋找新一代燃油植物
在開發清潔能源的過程中,美國科研機構把重點放在了開發太陽能、生物燃料和先進照明技術等方面,并已取得了長足進展,特別是在開發太陽能方面。人口最多的加州規定,安裝太陽能設施的住家和企業將享受減稅、購房補貼、少付水電費等優惠。按照計劃,加州將在未來幾年內在100萬所建筑物的房頂上安裝太陽能設備。
由于從玉米和大豆等糧食中提取清潔燃油的做法會造成糧食短缺,目前美國科研人員把科研重點轉向廢木材、枯草、垃圾和海藻,把它們作為提取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美國科研部門特別重視從海藻中提取清潔燃油,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研究已取得突破。
據美國能源部最近透露,其下屬的埃姆斯試驗室正在利用激光成像法檢測植物的“燃油提取量”,以尋找到更好的“燃油植物”。與傳統檢測法相比,激光成像法具有時間短、節省材料(只需截取一小塊植物)、不破壞植物的生長、更精確等優點。
巴西生物能開發領先全球
巴西在生物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一直居世界領先地位。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生物能源有效彌補了傳統能源的不足。
巴西政府通過補貼、設置配額、統購乙醇燃料、調整價格以及行政干預等手段,鼓勵民眾使用乙醇燃料,并幫助企業從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獲取貸款。政府還要求在人口超過1500人的城鎮中,加油站必須安裝乙醇加油泵。汽油中添加乙醇燃料的比例也以法律形式確定。
大眾汽車(巴西)公司此前推出了首款“靈活燃料”汽車,可同時使用乙醇燃料和汽油,大獲成功。巴西政府還規定購買“靈活燃料”汽車可以減稅,以充抵“靈活燃料”汽車因安裝用于識別乙醇和汽油配比裝置而增加的成本。目前,巴西銷售的新車一半以上是這種汽車。
目前,巴西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還致力于研發生物柴油技術。蓖麻、棕櫚、棉花、大豆、向日葵和玉米等可以大量生產的作物以及動物脂肪等都成為新型生物能源的原料。
韓國潮汐發電戒石油依賴
韓國是一個典型的能源進口國。
但長期以來,韓國不太重視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今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暴漲,給韓國帶來巨大壓力。韓國政府希望通過開發新能源,減少對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賴。
韓國知識經濟部7月末表示,韓國2008年對新能源領域的政府研發投資將達1944億韓元(約1.9億美元),比2007年增加60%。韓國計劃利用現有技術條件大規模開發太陽能、潮汐能以及核能等新能源。
韓國作為半島國家,在潮汐發電上有較大前景。仁川將從2008年起投資1.78萬億韓元(約17.5億美元)建設“潮汐堤壩發電體系”,從2015年開始正式發電。建成后,這座潮汐發電站的裝機容量將達到81.2萬千瓦,居世界潮汐發電站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