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增長,原油需求穩定上升,加速了我國原油消費的過度增長。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原油9053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11%,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接近一半,這是相當危險的,如果超過了一半的話要危及我國能源經濟的穩定發展。
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對石油的高需求還要繼續維持下去。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說,“過高的對外依存度給我國經濟社會和國家安全帶來威脅,我國政府已把能源作為一個戰略性的問題來考慮。”
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主席、中國金融網總裁何世紅表示,我國石油對外依賴度過高的話,國外所壟斷的重要戰略物資價格上漲,會引起國內物價普遍持續上漲,給中國造成通貨膨脹的持續壓力,只有完全解決石油與經濟的矛盾問題,才能使中國真正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強國,中國經濟才可能真正成為世界經濟的領袖之一。
我國政府官員和學者也認為,我國經濟還將處于平穩高速的發展階段,對石油的依賴度還要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石油對經濟的發展制約影響將繼續下去。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黃靖表示,“采用經濟方法解決高油價問題,可以通過各種小的手段,積少成多來化解這個問題。”黃靖表示,“所謂小的手段,可以通過改換投資方式,把中國現有的儲備投放到國際市場上去,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關系;鼓勵低耗能產業的發展,對高耗能產業進行限制;進一步鼓勵中國石油企業以合作等方式開拓境外市場。”
何世紅表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由于油價上漲每年要多支付幾十億美元用于進口石油。長期下去,會對中國的貿易收支產生影響。因此,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的步伐,盡早擺脫依靠重工業、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循環經濟,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因此,11月即將召開的世界能源金融大會就至關重要。屆時,在11月的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政府首腦、產油國石油部長、石油大亨、金融專家、石化企業掌門人等千余人士將齊聚北京,共同探討“全球石油市場走向與金融合作”等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