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10時,一個不平凡的時刻:直徑0.3米的天然氣管線突然“浮”出嫩江水面。從江對岸的齊齊哈爾昂昂溪區,到達富拉爾基區,江底鋪設管線1200米。長距離穿越江底的管線施工,不僅突破了齊市天然氣高壓輸氣管線工程的“瓶頸”,在國內也屬于大型穿越作業。
鶴城燃氣歷史也進入一個新階段:位于富拉爾基區的中國一重集團進行的世界最大的鑄鍛鋼基地建設,將從此擺脫依賴多年的人工煤氣。僅此一項,一年至少可以減少煤炭消耗24萬噸。由此帶來的環保效應不可估量。
天然氣管線成功穿越嫩江
與一重集團毗鄰的北滿特鋼,新建項目今年也可以用上熱值高且干凈的天然氣了。在中心城區,齊市最早的天然氣工業用戶——齊齊哈爾鐵路車輛公司,今年年底,一天的供氣用量就可達到3萬立方米。企業老總開心地說,終于可以放心大膽地開足馬力生產了。
不僅新上項目有了高效能源,鶴城的空氣也會變得更加清新了。初步測算,2007年,齊齊哈爾居民企業用氣4300萬立方米,2008年,將達到9000萬立方米。按齊市實現最大用氣規模計算,齊市年可減少氮氧化物1.05萬噸、二氧化硫0.92萬噸、粉塵1.85萬噸、固體廢物20.5萬噸,減少工業生產水資源消耗量19.4萬噸。不僅將從根本上解決齊市天然氣氣源緊張問題,也將有效改善齊市居民的環境質量。
更高興的還有齊市的市民百姓:再也沒有斷氣之憂了。
氣荒來襲
天然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經濟還算不上發達的齊齊哈爾市是東北地區第一個全使用天然氣的城市。
1989年,齊市政府與當時的大慶油田管理局簽訂了《阿拉辛油氣田天然氣供需合同》,期限為20年。1991年3月,大慶阿拉辛氣田正式向齊齊哈爾供氣,當時全市有3000居民用戶,每日用氣量僅有幾千立方米。
15年后,中心城區的各類天然氣用戶已發展到18萬戶,除居民、商飲用氣外,工業生產和燃氣空調、燃氣鍋爐用氣也漸成氣候。特別是2001年以后,隨著齊市經濟的復蘇,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新建住宅樓商服樓越來越多,大型招商引資項目紛紛落戶鶴城,天然氣需求在短時間內突然放大。僅在2005~2006年,需要天然氣的大企業大項目就超過了10家。
而這時,阿拉辛氣田的可供資源已到極限。2002年后,大慶油田陸續把齊市周邊小氣田的資源調供給齊市。即使如此,2004年以后,齊市天然氣供應日缺口最大仍達3萬立方米。連居民需要都很難滿足,更不用說企業用戶了。
為緩解供需矛盾,齊市除民用需求、重點項目之外停止發展天然氣用戶,但即使這樣,在冬季用氣高峰,仍要對部分用氣戶進行限制用氣。市民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受到了影響。當年唯一的企業用戶——齊齊哈爾鐵路車輛公司(原齊齊哈爾車輛廠),最慘的時候,天然氣只能保證廠房不凍,生產無從談起。工人沒收入不說,連出口合同履約都成問題。
北疆集團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最大的建材生產企業,它新上馬的浮法玻璃技改項目為保證質量,必須使用熱值穩定的天然氣。
一重集團生產年需要6億立方米煤氣。原來一直采用人工煤氣,年耗煤24萬噸,污染很大。更不用說由此帶來的運輸倉儲成本的增加。另外,經國家批準,一重集團在富拉爾基建設世界最大的鑄鍛鋼基地。項目完工后,年需增加煤氣用量1.7億立方米。而與遼寧特鋼重組的北滿特鋼新上項目年需要煤氣1億立方米。(下轉第十二版)
另外,富拉爾基油氣田靠燒油采油,也是巨大浪費,也急需改用天然氣。亞非模具是富拉爾基區引進企業,生產能源需要特種煤,產量少,運輸儲存都成問題。齊重數控近年來發展迅速,先后建了1萬平方米生態數控生產車間,3萬平方米數控機床綜合生產基地,據測算,每天需要消耗天然氣2萬立方米。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同樣需要大量的天然氣。軍工企業用量也很大。
阿拉辛等氣田資源已近枯竭,斷供的危險一步步逼近。
齊市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綠色食品之都”的城市定位以及改造老工業基地、啟動“哈大齊”工業走廊戰略、招商引資等離不開天然氣這種能源的支持和保障。
2004年7月開始,齊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以及相關部門,走馬燈似的到大慶石油公司,談的主要議題就是如何增加齊市的天然氣供氣量。
爭得氣源
2006年3月,齊市領導得知,中石油在肇源地區開發勘探了大型天然氣田——“慶深氣田”。儲量達幾千億立方米。這是中國東部第一個大型天然氣田。而中石油規劃只建設三條天然氣輸氣干線,即“大慶至哈爾濱”、“吉林至長春”、“哈爾濱至沈陽至北京”。沒有齊齊哈爾的“份”。而此時,北京、天津、長春、鄭州、西安、重慶等10多個正在鬧“氣荒”的城市,紛紛到中石油做工作,對氣源的爭奪漸趨白熱化。
齊市領導意識到,要解決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和滿足城市未來發展需求只能依靠“慶深氣田”。而增加供應量、建設天然氣復線需中石油批準。
齊市一方面給打報告,建議省政府組織統一編制天然氣利用規劃,并請省領導直接與中石油主要領導溝通協商,爭取獲得天然氣管道項目和更多的氣量分配指標。另一方面派副市長田國梁帶著市委書記楊信的親筆信,于5月29日到北京面見時任中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蘇樹林。
蘇樹林了解齊市天然氣供應的緊張情況后,當即批示中石油有關部門將齊市項目納入東北天然氣利用規劃統一考慮。中石油同意到2015年,年規劃供應齊市天然氣4.9億立方米。同時盡快啟動天然氣輸氣管線復線建設工程。
一個地級市單獨去中石油爭取氣源并且大獲成功,可以說首開先例。
4.9億立方米相當于齊市當時年供氣量的10倍。工程完工后,可滿足齊市城市20年發展需要。
有人算了一筆賬:4.9億規模供氣量,按現行稅率計算,天然氣企業及相關產業將為地方財政增加收入3000萬元以上,拉動相關產業投資累計可達5億元以上。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天然氣對其它高價格能源的替代,可大大降低齊市能源、生活費用支出。使用天然氣還有利于緩解齊市冬季煤炭運力和供應量偏緊的局面,減少因成品油、電力、煤炭和液化氣價格持續上漲對齊市社會經濟、人民生活的沖擊。有利于齊市上大項目、求大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戰略目標的實施。
化解“氣荒”,爭得氣源,鶴城的能源儲備更加充足,城市發展空間大大拓展,城市競爭力大大提升。
跨越發展
齊齊哈爾天然氣復線建設分為兩個部分:主干線部分大慶至齊齊哈爾的“慶—齊管道工程”管線。起點設在大慶油田的紅崗調壓站內,終點設在齊市昂昂溪區。管線全長150公里,最大輸送能力8.2億立方米/年,工程預算3.7億元。由大慶油田有限公司承建。支線部分包括昂昂溪至富拉爾基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全長16.63公里,設計輸氣能力3.5億立方米/年。昂昂溪至中心城區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全長23公里,設計輸氣能力3億立方米/年。支線工程由齊齊哈爾百江燃氣有限公司承建。
齊齊哈爾天然氣復線建設工程,被列入國務院東北地區戰略發展規劃的重點建設工程。同時也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重點推進項目。
2007年6月,“慶—齊管道工程”主干線開工。經過一年的施工,150公里管線焊接工作已完工。首、末站建設和調試工作已順利完成。8月份將竣工交付使用。
讓天然氣復線工程早一點投入使用,成為齊市各級政府部門的共識。在齊市發改委、建設局、土地局、規劃局、昂昂溪區政府和富拉爾基區政府等20多個部門配合下,承建支線的齊齊哈爾百江燃氣公司順利組織完成了工程項目各種立項審批手續以及前期施工準備。
2007年9月,支線工程中的天然氣儲配站擴建、富拉爾基區天然氣接收站的5.75公里高壓主干線工程開工建設?偼顿Y近3000萬元,分別負責接受、處理和輸配大慶輸送帶齊齊哈爾中心城區和富拉爾基區的天然氣,工程和“慶齊”管道工程同步投產、交付使用。
2008年5月28日,昂昂溪區至中心城區、富拉爾基區天然氣高壓輸氣管道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這個工程中難度最大的應該是天然氣管道穿越嫩江部分。從江底穿行1200米,施工技術難度很大。
為確保嫩江江底鋪設管線成功,從7月1日開始,百江燃氣公司聘請中石油遼河油建一公司采取定向鉆工藝進行施工,管線最深距河床16米以上。到了7月6日,“嫩江第一穿”順利成功。
目前齊市已做好一切準備,8月末,天然氣復線工程就可以給富拉爾基區供氣。10月底,中心城區可以供氣。兩條天然氣復線竣工投產后,齊市天然氣基礎設施超負荷運行狀態將得到徹底解決。
齊齊哈爾市長劉剛對記者說,原來一重冶煉特殊鋼時使用的人工煤氣熱值承載不夠。污染也很大。今年在供暖期之前,一重鑄鍛鋼基地就可用上天然氣。同時,許多大企業不再使用人工煤氣,配合熱電聯產項目,齊齊哈爾市可以搬掉許多煙筒?晒澕s大量煤炭。不但為企業減少運輸成本,還減少了生產人工煤氣帶來的污染。
齊齊哈爾市的天然氣規劃利用進入了跨越式發展時期。復線工程完工后,齊市居民用戶可達21萬戶,依然是東三省最大單一使用天然氣的城市。
每年幾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使鶴城節能減排,空氣越來越好。項目地方稅收越來越多,百姓生活質量節節高。人們稱贊說,齊齊哈爾天然氣復線工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