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全球石油化工網 >> 資訊頻道 >> 商情信息

財經雜志:中石油為什么不能裁員?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08-08-18 財經網 關注度:0]
摘要: 面對經營困難、利潤下降的局面,中石油裁員不僅理所應當,且須加大力度。外界應給予其更大空間   【《財經網》專稿記者 楊悅】一個利潤下滑、原本理應裁員的企業的舉措,為何引起輿論大嘩?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的裁員歷來...

面對經營困難、利潤下降的局面,中石油裁員不僅理所應當,且須加大力度。外界應給予其更大空間

  【《財經網》專稿/記者 楊悅】一個利潤下滑、原本理應裁員的企業的舉措,為何引起輿論大嘩?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的裁員歷來是一個敏感話題。最近,這一話題再度放大成為關注焦點。


  有關中石油未來三年將裁員8萬的消息在媒體曝光后,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石油各級工作人員被迫反復出面解釋,力圖減小裁員事件可能的影響。這些解釋歸總起來主要是兩層意思:一是裁員幅度不像外界傳說那么大;二是即使裁員,也會以多種方式盡可能溫和地進行。


  之所以要做出這么多的解釋,原因無他:主要是擔心裁員引起員工心理動蕩,成為企業和社會不穩定因素。


  裁員之說最早源自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7月19日在延安召開的中石油領導干部會議上的講話。蔣表示要“壓縮總部和地區公司、企事業單位機關人員,員工總量三年內要削減5%”。


  由此來看,裁員之議在中石油內部顯然已有共識,并列入工作計劃。裁員之舉在投資者中亦受到廣泛歡迎。對于一個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且大部分資產已經上市的公司來說,利潤大幅下滑后減員增效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而外界則應給予中石油裁員更寬松的輿論環境和更大的操作空間。

敏感神經


  中石油首次大規模裁員可追溯至本世紀初,中石油在資產重組之后,成立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下稱中石油股份)。當時,國內成品油的成本遠遠高出國際成本,中石油擁有一支遠較國際其他石油公司更為龐大的員工隊伍。為了推動中石油股份在海外順利上市,中石油在上市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裁員。


  裁員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中石油下轄油田的部分企業職工,在有償解除勞動合同后又開始上訪,甚至驚動了當時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出面過問此事。由此,避免影響社會穩定成為中石油裁員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時隔八年,這根神經再次被撥動。7月29日,中石油某高層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此事并不確鑿,中石油只是通過正常退休、勞動優化組合、技術升級等途徑“壓縮人員”。


  該人士指出,此舉主要是中石油為應對經營困難,進行優化勞動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而采取的舉措。


  根據中石油股份2008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已經下降31%。而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管制政策,及石油特別收益金大幅增加等影響,使得中石油業績增長出現放緩。且由于國家政策限制,在短期內看不到收入增長的空間。


  中石油煉油業務也已連續三年虧損,2005年虧損198.10億元,2006年增加到291.64億元,2007年進一步上升到470億元。與此同時,中石油上繳的石油特別收益金卻逐年上升。2006年中石油上繳290億元,2007年猛增至445億元。


  2008年一季度,中石油應上繳的特別收益金達到218億元,比上年同期多繳160多億元。中石油測算,若國際原油價格保持在100美元/桶,今年中石油繳納的特別收益金將超過1000億元。

裁員無可厚非


  在此情況下,裁員也許是中石油應對目前困境的辦法之一。年報顯示,2007年中石油的經營支出較上年增長29.4%,其中,員工現金薪酬和其他人工費用,較2006年同期增長22.5%。增長原因是:業績及物價水平上漲,生產規模擴大,零售網絡擴張,人員薪酬費用相應增加。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目前輿論非議中石油裁員不理解。在他看來,中石油從生產經營的考慮出發進行裁員,是企業行為,無可厚非。


  林伯強表示,中石油首先是企業,即使是國有企業,關鍵之處仍是追求效益,只不過私人企業代表私人,而國有企業代表國家和國民,“國有企業的本質仍是企業,中石油并不是政府的一部分”,林伯強說,作為壟斷企業,中石油的責任更多在于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去實現最大的利益。


  有些意見認為,中石油此舉將增加國內失業率,不利于社會穩定。林伯強就此評論說,中石油過多地承擔社會責任,負擔太多冗余人員,忽略效率,降低效益,以至于出現虧損,而讓政府予以補貼。其實這些補貼歸根結底還是來自于國民。


  林伯強表示,如果減薪能讓中石油的改善效益,也未嘗不可。但減薪也有底線,如果減薪不能帶來內部激勵,無非扭轉企業業績下滑,并不是最佳的選擇。


  事實上,中石油上市之后,已不是純粹的國有企業,其股東已從過去的國家一家變成有千萬家中小投資者參與投資的上市公司。作為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是中石油股份的義務和責任。而在目前收入增長無望的情況下,減員增效是中石油提升經營效率和利潤的可能舉措之一。


  由于政策的關系,中石油目前的虧損界定不明確,很難區分哪些是政策造成,哪些是企業自身經營不善導致。林伯強強調,相比中石油裁員,更為重要的是應該是盡快理順成品油價格機制,并對壟斷企業嚴加監管。
 
裁員力度仍有待加強


  據2004年《經濟參考報》報道,2000年中石油約有員工150多萬,此后三年間,中石油累計裁員36萬余人。中石油網站數據顯示,中石油包括勘探開發、煉油化工、銷售等近120家二級企業,截至2007年底約有170萬名員工。


  由此看出,中石油在上市之前,為博投資者喜好大刀闊斧地裁減冗員。但短短五年間,員工人數又迅速反彈,甚至超過裁員之前,其中固然有業務擴張的因素,但膨脹速度之快仍令人印象深刻。
  中石油集團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中石油“企業辦社會”的角色仍在延續。2000年裁掉了一部分員工,但近些年來這些員工的子女和親屬又被招回了中石油。


  “此次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裁員,”中石油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這次裁員其實就是自然減員,會層層分解到下級單位進行,不會涉及總部機關。”


    據《財經》了解,中石油2000年裁員主要采取有償解除勞動合同,即買斷工齡的方式。但據中石油內部人士介紹,此舉效果并不好。“買得斷工齡,買不斷感情。”前述消息人士表示,部分員工對中石油已經產生依賴心理,即使解除了勞動合同,也無法徹底割斷彼此間聯系,部分員工買斷工齡后多次上訪,中石油不得不追加補助費用,并啟動再就業工程,幫助部分員工重新工作。這些都給中石油帶來了無窮煩惱。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中石油作為企業,首先是要為投資人的利益服務。近今年外部環境變化,利潤增速減緩,減員增效不失為一個途經。只要是按《勞動法》行事,社會各界應當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并給予企業更大的操作空間。但對中石油而言,還要看到底是哪些部門的人員被裁減。


  對中石油的員工而言,盡快轉變觀念,努力適應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改變也是當務之急。因為中石油上市之后,中石油的員工就由過去為國有企業打工,變成了為上市公司打工,也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一輩子都躺在壟斷國有企業里吃飯。中石油的股東變了,員工的定位也要改變。裁員問題,并不僅僅是中石油一家的問題,而是所有上市的壟斷國企都可能面對的一道關口。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1 www.tolkopozitiv.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看|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 青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岳|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射| 欧美猛交xxxx免费看|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717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国产在线xvideos|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2016天天干|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午夜视频高清在线aaa| 在线中文字幕观看|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色94色欧美sute亚洲线| 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免费|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小视频|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在线| а√天堂中文资源|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免费黄色一级电影|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大看蕉a在线观看| 日本japanese丰满护士|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