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出口超前5個月之和
海關數字顯示,今年1至6月,中國出口原油23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三成,6月份的原油出口增長顯然是主動力。6月份當月出口原油14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5.5倍。實際上,今年1-5月出口原油總額僅為95萬噸,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四成。
中石化、中石油此前均表示,6月份已停止成品油出口以保證國內供應。那么,緣何原油出口突飛猛進?
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昨天稱,中國作為油價的“洼地”因素可以部分解釋原油出口量陡增的原因,尤其是在中國6月20日宣布成品油價格上調之前,中國油價遠低于國際油價,這直接給了石油商減少煉油增加出口的動力。而國際原油價格在一輪上漲后,國際游資必定推波助瀾,推動中國原油出口飆升,利用國內外價差獲利而歸。
但國內知名能源專家韓學功教授對此持不同觀點,他對記者說:“6月份突然出現原油出口增加的一個客觀原因是,去年同期的基數很小,使得今年6月份的數字放大!
韓學功解釋說,與去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1.63億噸的數據相比,6月份原油出口數據不過九牛一毛!岸疫@可能跟中國與外國簽訂的一些長期協議有關。協議中的出口量是早就確定好的!表n學功說。
中國外貿順差下降
中國6月份原油出口數據的確會在整個貿易數據中顯得鶴立雞群,因為中國6月份的貿易順差是213.5億美元,今年上半年累計貿易順差990.3億美元,均繼續較上年同期出現明顯下降。
這發生在中國政府陸續發出加緊監管熱錢入境的政策之后,表明狙擊境外熱錢進入的策略正在生效。中國政府多個部門在近期不斷表態并開始采取措施,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管理和對熱錢流入的監控。在此背景之下,境外游資不得不迎難而退,逐漸放棄借道貿易流入中國的方式。從2006年開始,由于受到人民幣升值預期推動,國際游資借道虛假貿易、投資和地下通道等方式源源不斷流入中國,它們成為中國樓市和股市瘋狂的“幕后黑手”。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6月份出口總額1215.3億美元,增速大大低于5月份;進口總額1001.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三成,增速則低于5月份的四成。因為去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升值,國內出口企業的價格優勢減弱,但與此同時,包括鋼材等在內的各種原材料價格上漲,它們的進口成本卻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