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近日獲悉,由中國金融網、亞洲金融研究院、中國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世界能源金融大會將于2008年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隆重舉行。
“世界石油金融發展基金和世界能源金融發展基金將在世界石油金融大會、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上亮相。
目前,這兩個基金已經正式獲批。總部設在香港的中國金融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金控)將成為兩個基金的管理者。”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金融網總裁何世紅表示。
“世界能源金融發展基金的伙伴組合,除了石油大亨之外,還有很多能源企業。這兩只基金將面向全球投資,因為基金的伙伴都來自全球。”何世紅說。
何世紅還向記者透露,世界石油金融發展基金和世界能源金融發展基金,每只基金計劃募集100億美元,用于投資能源金融領域。中國金融網和其北京金融城項目將會成為這兩只基金的投資目標。北京金融城將被打造成為世界的金融博覽園,建成后促使北京成為一個世界金融中心、世界金融文化中心、世界金融數據發布中心。同時,將要在金融城的周邊建設一個世界能源金融及石油的總部基地。
據記者了解,關于中國設立國家能源基金和能源資源開發銀行國家能源基金的課題研究日前也已獲國家能源辦同意,整個課題包括關于能源金融體系的戰略性建議和中國能源資源開發銀行方案兩部分。
而近日一些有關能源的基金設立也開始嶄露頭角。最新消息顯示,山西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已完成基金管理公司的組建,相關方案已于日前上報國家發改委待批。山西能源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于2007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二批產業基金試點之一。據了解,山西能源基金的投資地域也以山西為主,但不局限于山西。資金募資對象既包括山西省內的能源企業,也包括全國性的機構投資者。山西省政府希望通過設立此項能源產業基金,實現當地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
能源基金被稱為“黑色黃金”。近幾年來,海外能源基金表現突出,如香港天達能源基金,過去五年的總升幅達246%,其他如美林新能源基金、德盛德利全球資源產業基金等,都在過去幾年中有上佳表現,而且在漲幅榜中名列前茅。而美國的38只能源主題基金在近幾年中均獲得超過 10%的收益,其中60%的基金的收益超過20%,30%的基金的收益超過25%。在能源短缺的情況下,以能源類股票作為主要投資方向的能源基金成為近幾年來資本市場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中國已進入完成工業化過程的關鍵時期,作為“工業血液”的石油、煤炭等能源無疑已成為事關全局的戰略資源。目前中國能源安全的真正問題并不是供給不足,而是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風險。而國際能源市場的發展趨勢是能源與金融的聯系日益緊密,期貨價格已成為國際能源價格的重要基準,金融已成為國際能源價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有專家分析指出,中國能源產業目前已遇到一定危機,國家能源安全也遭遇挑戰,以能源基金為基礎的能源金融體系,能夠幫助中國在復雜的國內外能源領域找到戰略投資的路徑,以此維護能源安全。
“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怎樣全方位介入到全球能源市場中去,把握國際能源市場的發展趨勢、走向,是目前中國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何世紅說。
有專家表示,設立能源基金可以滿足提高中國能源產業集中度的資金需求,同時也是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基地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在未來的能源產業發展中,中國將有大量的能源企業面臨重組和布局調整。而在目前銀行間接融資不暢、股票市場低迷、直接融資受限的情況下,能源基金設立的迫切性也日益彰顯。能源基金在解決企業資金缺口問題的同時,還可以作為戰略投資者成為企業股東,幫助企業建立現代企業治理結構。
何世紅認為,要確保國家的能源安全,中國迫切需要把建立能源金融體系提高到戰略的高度,合理規避能源價格風險,維持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而建立能源產業發展基金,是中國在國際能源市場上奪取話語權的重要途徑之一。
“中國將成為影響未來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在未來的10年,中國是解決全球三個主要問題的根本。這三個問題分別是環境、能源和經濟。中國將幫助決定世界如何發展,以及我們怎樣才能努力贏得一個穩定和繁榮的未來。”何世紅的話語為我們描繪了一張未來中國能源金融戰略的恢宏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