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化學公司5月28日通知全球所有客戶,從6月1日起提高所有產品的價格,最高漲幅達到20%。隨后汽巴公司、國際專業產品公司和亨氏曼公司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圍內提高產品價格。
羅門哈斯公司已于今年5月份開始,對特種材料業務實施以原材料和能源價格指數為基礎的浮動價格措施。浮動價格與原油、天然氣和11種主要的原材料購買價格密切相關。羅門哈斯公司稱,當前這一浮動價格的范圍是6%~10%。據悉,2007年羅門哈斯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增加1億美元,而今年一季度又增加1億美元,預計今年全年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將增加5億美元。
美國化工企業亨氏曼公司表示,當前全球能源、日用品和中間體原料以及運輸成本的持續大幅上升,對公司的贏利已產生非常大的不利影響。其相關人士指出:“我們希望我們已經看到了能源和日用品價格增長最壞的階段,但貿易商對能源價格大規模的投機行為的影響以及我們的原材料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的提價影響不能低估。公司在內部繼續實施積極的成本控制措施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提價,是應對成本上漲的最為有效的方法。”
陶氏化學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利偉誠在4月底表示,受新興經濟體消費需求強勁增長的推動,全球日用品和能源價格一漲再漲。70年代的能源危機是供應危機,而現在面臨的危機是需求危機,寄希望于能源價格的下降是不現實的。過去企業認為原油價達到80美元/桶是遙不可及的,但現在已經超過130美元/桶。雖然日用品和能源價格可能會出現反復,但不可能再回到5年前的水平。
盡管陶氏化學和其他化工生產商已經成功地推高產品價格,但近來全球能源和日用品價格的加速上漲已經損害企業的贏利能力。今年第一季度陶氏化學在歐洲的產品價格提高了21%,但匯率影響約占提價的一半;在北美的產品價格提高了16%,亞太地區提高了10%,拉美提高了18%,印度、中東和非洲提高了11%。盡管實施了提價,但一季度公司的凈利潤同比下降3%。
利偉誠表示:“在剛過去的第一財季中,陶氏的原料和能源開支同比大幅攀升42%,而且隨著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持續上漲,這種成本開支的增長趨勢仍在繼續。油氣和能源成本創新高正導致我們的整個價值鏈受到壓制,迫使我們與客戶進行艱難談判以求重新確定我們產品的價格。”陶氏化學表示,公司將繼續在內部實施積極的成本控制計劃,提高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