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儀長管道大冶輸油站至武漢石化的管道支線87公里,每天的輸油量設計最低為6000萬噸,而武漢石化最大的儲存量為17萬噸。按正常的輸油量計算,不要1個月的輸送,武漢煉化儲存量就會滿負荷(不含原有的庫存量)。而武漢煉化的停產檢修時間為50天,那么,剩余的油往哪里放哪?面對大冶管道支線沒有反輸流程的實際,只能采用添加降黏劑間歇輸送工藝運行,否則武漢石化只能租用油輪,將裝不下的10萬多噸原油卸入油輪中暫存,待檢修完后在輸運回煉廠。這樣,不但會給武漢石化增加較高的費用,又會造成原油的損耗,不利于節(jié)能減排。
沿江煉化企業(yè)停產檢修期間供油管線不停輸,對專門從事管道輸送技術研究和服務的管道金橋公司來說,是個新課題,且管線輸送的進口原油凝固點高,為加劑運行帶來了難度。管道分公司對此次試驗高度重視,公司領導指示運銷部門及早安排,精心組織,金橋公司專門成立科研攻關小組,儀長輸油處通力配合。今年1月10日至17日,金橋公司科研人員冒雪現(xiàn)場提取油樣,并根據(jù)其油品性質,研究開發(fā)BEM-JN降黏劑的新品種,可以大幅降低原油的黏度和凝點,為大武支線的安全運行提高安全系數(shù)。1月10日至20日,金橋公司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該支線進行了添加BEM-JN降黏劑的現(xiàn)場試驗,成功進行了加劑后停輸再啟動的試驗。
自武漢煉化3月13日停產檢修起,金橋公司和儀長輸油處對大武支線采取輸送3天、停輸2天、為期50天的間歇加降黏劑輸送的工藝運行,實現(xiàn)了大武管道支線不停輸?shù)脑O計要求,為沿江煉廠在檢修期間供油管線不停輸?shù)妮斔图夹g,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