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蔡湛 泰良 李勁)在茂名石化港口,職工們引為自豪的一件事是中國石化原油途耗最低的節能桂冠,從去年初到今年4月份,一直牢牢掌握在他們手中。
一項看似簡單的指標進步的背后,是驚人的收益與財富。港口分部經理劉洪奎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從2007年初至今,我們的原油途耗一直保持在0.118%,比中國石化平均水平0.2%低0.082%,以同期輸油1600萬噸計算,減少原油損失1.32萬噸,價值5200萬元;與我們的對標企業鎮海煉化原油途耗0.16%相比,低0.042%,減少原油損失6700噸,價值2700萬元。
這一萬多噸艙底油是怎樣從油輪上摳出來,變成挖潛增效的“真金白銀”呢?
是用一片誠心換來的。茂名石化加工的進口原油主要依靠超級油輪運至水東港外海域的“單點系泊”后卸下輸往岸上油庫。降低原油途耗,首先要得到油輪的配合。港口分部與油輪建立起密切的協作關系,對油輪遇到的困難千方百計幫助解決。尤其是每次油輪到達前,港口分部就采購好新鮮蔬菜,當油輪靠泊后立即送上船。當經歷半個多月海上航行、以冷凍食品為主食的船員看到水靈靈的蔬菜水果,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在卸油作業中與港口分部更加配合。要卸干凈艙底油,必須控制好油艙的傾斜度,船方根據港口分部的要求,不怕麻煩,三番五次調節好油艙傾斜度,使艙底油被卸干凈。
是靠精打細算算出來的。港口分部每接卸一種新油種都反復推敲制定輸油方案,從上船計量、開泵到岸上收油、脫水,每個環節精心計算,嚴格把關,將輸油損失降至最低。接卸高凝點原油,過去總有部分掛壁原油難以卸下,經過分部領導上船觀察,與職工反復商量,確定了加溫至原油凝點15℃以上的卸油方案,在船方的配合下,經過加溫掃艙,高凝點殘余原油終于被卸下來了。
是靠嚴細管理管出來的。港口分部職工在卸油作業中一絲不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每次卸油作業結束,總是細致進行驗艙復查。一次,一艘外籍油輪通知驗艙,結果港口分部職工發現油艙內壁上還掛有余油,經過加溫加壓清除后多輸油近300噸,價值120萬元。同時,他們仔細檢查從油輪到岸上的每根管線,通過加壓將余油輸至岸上油庫。
“如果說過去挖潛是用鏟子鏟,那么今天挖潛就得用牙簽剔。只有從嚴管理,深挖細摳,才能在高油價條件下走出生存發展之路。”港口分部經理劉洪奎的一席話,使記者真切地領悟到從嚴管理的科學理念在茂名石化迸發出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