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股民譽為A股市場“定海神針”的中國石油(行情 股吧)(601857.SH)在保持了一個月左右的“堅挺”之后,終于在上周五“破發”。今年以來,中石油股價出現連續回落,累計跌幅達到48.26%,成為跌幅最深的A股之一。
有券商研究員表示,中石油“破發”表明經過市場連續回落之后,投資者的信心已經極度低迷。相比于其H股,中石油目前在A股市場的估值仍然相對偏高,跌破發行價并非意料之外。中石油A股目前的市盈率在21.36倍,而其H股上周五報收在7.34港元,對應市盈率僅有8.8倍,遠低于A股的估值水平。中石油“破發”,可能會進一步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導致后續資金的出逃行為繼續出現。
然而面對中石油“破發”,市場也產生了不同的觀點。有分析師認為,中石油“破發”之后, 上證指數(行情 股吧)打響3000點保衛戰的號聲將吹響。不少投資者認為中石油“破發”將使市場買點重現,隨著這一只市場頭號市值A股估值進一步向H股靠攏,也可能促使資金重新開始介入。
然而,中石油“破發”對于市場更為深遠的意義,似乎是對未來擬上市的大盤藍籌股發行價的考量。
此前,今年2月1日上市的中煤能源(601898.SH)上市之后,在3月28日一度最低探至16.02元,跌破16.83元的發行價,并在后兩個交易日內收盤價保持在發行價之下,即使在上周五中煤能源也僅收在16.83元,和發行價保持一致。而上周四, 南京高科(行情 股吧)(600064.SH)也成為滬深兩市第一只收盤價跌破凈資產的個股。
海通證券(行情 股吧)分析師潘曉軒認為,中石油“破發”之后,對于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影響可能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因素,目前市場上的流動性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趨緊,只要資金面的流動性過剩繼續存在,再融資以及首發就不會出現“發行不出去”的情況。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中石油“破發”可能會打擊投資者申購新股以及公開增發股份的熱情,從而促使上市公司在推出再融資方案時不得不再三審慎,或者修改相應發行價格來配合目前市場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