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我國煤化工產業穩步推進的一年,在國際油價一度沖擊百元大關、全球對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發迫切的背景下,中國的煤化工行業以其領先的產業化進度成為我國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煤化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我國煤制甲醇年產量將分別達到1600萬噸、3800萬噸和6600萬噸,到2020年;煤制烯烴年產量分別為140萬噸、500萬噸和800萬噸。可以預期,在未來煤化工中的甲醇和二甲醚及煤制油、煤制烯烴將成為化工行業主要耗煤行業,化工行業煤炭消耗將快速增長。
煤基醇醚
近幾年來,我國甲醇產量上升速度非常迅速。1998年產量為148.87萬噸,2000年為198.69萬噸,2003年為326萬噸, 2004年達到440.65萬噸,2005年達到569萬噸,2006年達到762萬噸。2006年中國甲醇生產能力為1117萬噸,我國甲醇產量為 874.7萬噸,進口量約為113萬噸,出口量約為19萬噸,凈進口量為94萬噸;表觀消費量為968.7萬噸,同比增長45.4%,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甲醇消費國。
煤制油
目前正在進行煤制油試點的項目主要有神華集團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寧夏寧東的3個項目,山東兗礦集團在貴州和陜西的兩個100萬噸項目,潞安集團在山西的項目和伊泰在鄂爾多斯的16萬噸項目。神華集團煤制油項目首期108萬噸,可望在2009年中期實現產業基本成熟,產能達到300 萬噸,2008年下半年進行示范生產。
煤制烯烴
煤制烯烴是以廉價的煤炭為原料,通過大規模裝置生產低成本的甲醇,再將甲醇轉化成烯烴,經濟上將具有很強的競爭能力。目前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在內蒙古、寧夏和黑龍江等地投資數個煤制烯烴。神華寧煤集團建設大規模的煤化工項目。一期項目投資約30億元,規模為年產21萬噸煤基二甲醚和60萬噸二甲醇,年用煤187萬噸,后期建設將擴展至83萬噸/年的規模。神華包頭年產180萬噸甲醇和60萬噸烯烴項目。
伴隨著各地煤化工產業的迅猛發展,一些地方相繼出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我國的煤化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煤化工產業發展政策正在加緊籌備之中,預計2008年該政策也將適時出臺。這些規劃與政策的陸續公布將更好地促進和引導煤化工產業發展,為我國未來的煤化工產業發展指明方向。此外,一批新的煤化工項目近期陸續開工建設或進入項目籌備,預計這將拉動未來幾年煤炭需求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