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供應緊張的局面在本月再次出現。包括廣東、廣西、云南和海南等部分省區供應頻繁出現限量或無法加油的情況。
油荒已經不是新鮮的名詞了,但是此次油品緊缺的真正原因是否因為雪災影響導致供應不足,抑或還是價格體制原因呢?
市面缺油但庫存充足
3月19日,《第一財經日報》從廣東油氣商會獲悉,在新一輪國際油價推動下,嚴重依賴進口原油的廣東成品油市場上周一出現大幅漲價,目前0號柴油批發價高達6800元/噸。市場主營單位開始以保零為主,汽油基本停批。
本報記者走訪發現,因柴油供應告急,廣州許多民營加油站幾乎都掛出了“暫無柴油”的牌子,而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不時出現斷供現象,不少貨車排長龍等著加柴油,甚至引發部分路段塞車。
與此同時,深圳、佛山、中山等地也均出現不同程度柴油緊缺現象,各地民營加油站大部分已沒有柴油供應,油品供應主要來自中石化、中石油兩大巨頭,實行限量供應。
來自佛山中石化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1日~16日該公司佛山地區柴油供應總量突破3萬噸,比去年3月份同期增長44.31%,但社會加油站油品供應方面卻出現明顯縮減。
廣東石油行業協會新聞發言人范小平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廣東約有5500個加油站,其中一半屬于社會加油站。因批零倒掛,社會加油站紛紛停售柴油,從而把這一部分加油任務全部推向兩大集團公司。
針對該現狀,廣東省經貿委與中石化、中石油、中油BP等企業有關負責人18日上午進行了實地調查。廣東省經貿委副主任李向明當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東暫不會啟動應急預案。
廣州石化向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公司3月份加工量和成品油產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3月份計劃加工原油100萬噸,生產汽油12.43萬噸,柴油40萬噸,與去年同比分別增長21.25%、21.39%和14.8%。
李向明也公開透露,目前廣東的成品油庫存已經達到60萬噸,達到歷史高位。
國內外油價倒掛是主因
對于目前出現的柴油緊缺,廣東省經貿委電力能源處有關人士分析認為,今年受雪災影響電力缺口大,成品油需求恢復較往年要快;同時,成品油需求旺盛。
與此同時,國際油價連創新高,已破110美元/桶大關,國內外價格嚴重倒掛,煉廠加工虧損,地方小煉廠基本停止加工。
對此,范小平表示,進口、批發及零售出現的價格倒掛是不爭的事實。中石化集團副總經理周原在“兩會”期間表示,當原油價格為100美元/桶時,中石化集團每銷售1噸汽油的虧損額高達2000元人民幣,而銷售柴油的虧損比汽油更高。
不過,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卻認為,這一波柴油緊缺行情出現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市場對調價預期的普遍高企。
“要么調,要么不調,政策一點都不明晰,大家都在朦朧炒作。”姚達明說。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最高一度突破110美元/桶,這使市場普遍認為近期油價要漲,甚至有市場傳聞兩大集團已向國家發改委提出上調成品油價格申請。
姚達明表示,市場對成品油漲價的心理預期正在導致越來越多的油品經營商開始故意囤油,社會加油站紛紛減少了柴油投放量。
實際上,在上次成品油調價之前,廣東也都出現過類似油品緊缺現象。去年11月1日起,國家發改委通知,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價格每噸各提高500元,而在此次調價宣布之前,珠三角城市油品緊缺程度遠遠超過此次。
中石化廣東公司甚至提醒,國家物價部門已明確表示,近期煤、電、油都不會調價,請消費者不要有漲價的恐慌心理,導致盲目搶購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