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份以來,針對日漸轉暖的天氣和冰雪的快速消融,為加快綜合下溝進度,減少因天氣原因再次形成沼澤造成的困難與麻煩,管道二公司俄羅斯項目部及時作出決定,搶抓剩余難點地段的施工,特別是趕搶沼澤與河流穿越地段的下溝回填。
3月5日,在里程2254號樁附近的烏拉漢河,項目部投入6臺挖掘機、3臺震動錘以及7臺吊管機,拉開烏拉河穿越的序幕,工地上呈現出一幅壯觀的機械化流水線施工作業圖。
烏拉漢河屬于大型河流,其主河道寬約65米,加上兩岸沼澤及“V”型坡段,全寬約1300米,是全線首家開工穿越的河流。該河屬于季節性河流,最佳施工季節只有在冬季或春季冰層開化前。但是俄羅斯遠東地區很多地方都有堅硬無比的礫石和百年不化的地下永凍層,不要說用挖掘機和震動錘,就是用炸藥爆破,每次也只能炸出一個白點。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全體參建員工以十足的信心和勇氣直面困難與挑戰。
項目人員兵分三路:一路進行震動錘掘進,一路配合清溝并排空管道中積水,一路進行導流渠開挖并進行下溝穿越前的準備。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眼看水勢逐漸上漲,水量也越來越大,如果不快速通過,一旦河水漫過導流渠進入溝內,必將前功盡棄并給施工造成更大的困難。在項目執行經理王慶的精心組織協調下,人員實行24小時倒班不間斷作業,同時加固并加深直接導流渠和圍堰導流渠,確保不讓已有的,來之不易的成型管溝毀于一旦。
盡管震動錘在不停地往下掘進,可是每錘下去連一厘米都掘不進;盡管挖掘機操作手24小時連續不斷地從溝內向外排水,每一斗都是那么的連貫與熟練,但溝內的水似乎總不見少,從溝壁滲出的水似乎總也流不完。連續的掘進和淘水造成了管溝部分地方的懸空、塌陷,險象環生。最嚴重的是在3月7日發生了管涌,河水帶著壓力形成一股股巨大的水柱噴涌而出,員工們扛沙袋堵“泉眼”,但往往是堵住了這邊,水柱又從那邊冒出來,很多老員工直感嘆:“干了一輩子的管道,這么難干的工程還是頭一遭啊!”
一輛輛翻斗自卸車拉著回填細土在管線旁來回穿梭,車輪濺起的朵朵浪花打濕了衣襟,有的員工在行走中雙腿不慎陷進了深達半米多的冰窟窿,高腰保溫皮筒靴與褲腿里全部灌進了冰冷的河水,冷風一吹瞬間就變成了一塊塊冰疙瘩粘附在腳上,員工凍得直打哆嗦。但是,員工們的內心卻是溫暖的,因為有項目部把他們記掛在心頭:每頓都有熱乎乎的飯菜送到現場,晚上餓了還有加餐;一邊的項目部技術員在忙著指導,安全員在來回巡視;如果實在困了不必強撐,還能到值班車上打個盹,清醒了再繼續干。
24小時的連續高強度作業,員工們的眼睛里布滿了血絲,臉上寫滿了疲憊,但渾身上下卻透出使不完的勁。3月8日21時,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在手持紅綠旗、經驗豐富的老起重工佐金龍的熟練指揮下,等候多時的7臺大型吊管機魚貫而上,一字排開,將管線分段鉗起并穩穩放入溝內。
員工們顧不上休息,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各項工作中,包括在管線上置放多達170對的壓重塊、大小回填和地貌恢復等。至此,經過管道員工4天3夜的不懈努力,宣告了烏拉漢河穿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