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3月7日,遼河鉆井二公司大力實施回收更換體系泥漿再利用,已有34口井實現了100%泥漿回收再利用,共回收泥漿1740立方米。這些泥漿經過科學處理后都實施再利用,不僅實現了挖潛增效,更促進了環境保護工作,見到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針對鉆井周期因地層巖性的改變而更換不同體系泥漿而導致鉆井成本上升的問題,這個鉆井公司算了兩筆賬。一是效益賬,中深井鉆井液費用占口井材料總成本的9%左右,深井和特殊工藝井的鉆井液成本則更高。以往施工一口井或者一個施工平臺完井后,對鉆井液就地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造成了很大浪費。二是環保賬,雖然對鉆井施工后的鉆井液進行了無害化處理,但還是會給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對此,今年這個公司從最大限度地減少鉆井成本和實現“零”目標出發,加大對完鉆前所用泥漿進行回收工作力度,尤其是邊遠地區水包油型泥漿的回收。在實際運行中,泥漿生產和管理單位注重把握完井與開鉆兩個環節,及時掌握鉆(修)井隊是否有回收泥漿的信息,搞好安排協調,盡量減少完井泥漿中間停放時間。對鉆機比較集中的施工區塊,及時把完井的優質泥漿倒給正鉆的相同井。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將低成本泥漿倒入將要開鉆的新井。他們加大口井回收的次數,盡量在條件允許下回收全部泥漿,并對回收泥漿科學改良,再重新利用。
實施泥漿回收利用后,這個公司縮短了鉆井周期,同時減少了排放和無害化處理泥漿的大量費用,實現了高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