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油氣管線2010年建成后,能滿足貴陽用氣需求
冬季,不少貴陽市民在使用煤氣過程中,高峰期經常發現煤氣不純、火力小等“氣短”情況,袁周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08年,貴陽市將繼續加大對燃氣市場的監管力度,全力配合做好緬氣入黔工作,加強煤氣氣源站和儲備點的建設。就緬甸天然氣怎樣進入貴陽,對貴陽市民生活將帶來哪些影響等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代表。
單建星代表(貴陽市發改委主任):
2007年9月,經省建設廳授權,貴州省天然氣公司和中石油簽訂了《天然氣買賣與輸送意向性協議書》,明確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將于2010年建成向我省供應天然氣,并逐年增加供氣量,至2020年供氣量將達到30億立方米/年,其協議有效期為30年。根據中石油公司前期線路勘察和方案比選,與貴陽市國土、規劃部門研究確定:1:中緬油氣管線路走向為,由平壩縣經花溪區湖潮鄉進入貴陽市境內;2、天然氣管道經花溪區、小河區、南明區進入黔南州龍里縣,同時在花溪區和白云區建設天然氣分輸站和門站。
2008年2月2日,由貴陽市發改委和建設局牽頭,貴陽市召開了市規劃局、國土局、環保局及貴州省天然氣公司參加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工作專題會議,會議建議:將貴陽市管網納入到國家大管網規劃中;向中石油申請在貴陽預留分輸口。
對于緬氣入黔,貴陽市將全力做好相應的配套工作,一旦緬甸天然氣進入貴陽,將能有效地解決目前貴陽市煤氣供不應求的局面,改善貴陽市民生活,并為工業、服務業等發展提供清潔能源,對于貴陽市的長遠發展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意義重大。
黃昌祥代表(白云區區長):
2007年,白云區在改造白云北路的過程中,燃氣公司有關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并按天然氣管道標準鋪設了近3公里長的管道。同時,選址在麥架鄉建設占地100多畝的門站和儲備站,專門用來接收天然氣和儲存天然氣。
黃昌祥代表認為,緬甸天然氣進入貴陽,將能有效地滿足貴陽市的燃氣需求,從長遠來看,天然氣將會成為貴陽市重要的能源資源。滿足燃氣需要是貴陽市的一件大事,對于緬氣入黔的有關工作需要,白云區將盡全力做好相關工作。白云區有關部門的消息顯示,燃氣公司有關人員近期將來白云區對接天然氣運輸問題。
貴陽氣源發展相對滯后
據國家統計局貴陽調查隊2007年的調查顯示,隨著城市建設及市場發展,煤氣需求量不斷增加,貴陽市氣源發展相對滯后,其基本特點是:貴陽民用、工業用氣全年基本處于均衡狀態,而鍋爐采暖用戶進入冬季后,日用氣量猛增,供需出現較大缺口。尤其在秋冬交替時期,日用氣量從50萬立方米猛增到 110萬立方米,夏季平均日供氣量為37萬立方米,而冬季平均日供氣量為100萬立方米,冬季供應量是夏季供應量的3倍,形成季節用氣高峰期,煤氣供不應求。
貴陽燃氣近年大事記
1、近年來,貴陽迎接川氣入黔,并在貴陽小河區建站接收,川氣被喻為貴陽燃氣的一個“外援”。
2、2008年1月,備受關注的貴陽市公益性市政重點工程項目——貴州華能焦化制氣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焦炭、日產60萬立方米煤氣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被喻為貴陽燃氣“自力更生”。
3、2008年2月,袁周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力配合做好緬氣入黔工作,加強煤氣氣源站和儲備點的建設,緬氣則被喻為貴陽燃氣的另一個“外援”。
相關鏈接
緬甸是中國的西南鄰國,與云南、貴州等省距離較近,來自有關方面的數據顯示,緬甸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第十,已確定的天然氣儲量為25400億立方米,而且其天然氣品質較高,是清潔能源的上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