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煉化部創造裝置開車新方法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02-28 中國石化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過去煉化裝置投料開車,在產出合格產品前,客觀上總有相當數量的不合格產品進入火炬系統燃燒。然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煉化部最近一套裝置開車時,本著節約開車的原則,將開車過程中的不合格料進行回收,儲存在備用罐中,待裝置正常運行后再予以回煉,此舉...
過去煉化裝置投料開車,在產出合格產品前,客觀上總有相當數量的不合格產品進入火炬系統燃燒。然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煉化部最近一套裝置開車時,本著節約開車的原則,將開車過程中的不合格料進行回收,儲存在備用罐中,待裝置正常運行后再予以回煉,此舉,為企業的環保及增效作出了貢獻。
這個創新的版本最早來自該部的1號乙烯聯合裝置。去年10月中旬,因為兩路海水連通管發生爆裂,1號乙烯裝置被迫緊急停車。搶修后重新開車。在投料開車最初幾個小時內,產生的大都是不合格產品。這回1號乙烯采用了新的方法,即不再把這些不合格產品通過火炬向外排放,而是先把它們放進另一個化學儲罐儲存起來,再采取措施進行回煉。結果在整個開車過程中,共回收了乙烯240噸,丙烯196噸,還回收了一部分燃料液化氣,此次開車,共節約成本達700多萬元。 2個月后,1號乙烯裝置分離冷系統局部停車,在對丙烯換熱器進行更換消漏后,又采用了這一方法,結果又回收丙烯108噸,節約了90多萬元。
1號乙烯聯合裝置是如何創造出這一新的開車法呢?該裝置主任說,主要是觀念變了。過去幾十年,國內外裝置投料開車,在程序設計上,都是不計成本搶時間,把出合格產品放在第一位。現在當然也要出合格產品,但是公司近兩年來一直在推行低成本戰略,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來落實這一戰略。因此,標的一變,我們的做法也隨之改變。在出合格產品的同時,力求做到環保,同時把成本大幅度降下來。通過裝置員工的集思廣益,我們終于想出了這一招。
目前,新開車法已在該部各裝置間推廣。該部的2號乙烯聯合裝置最近消缺后開車,也采用了這一方法,回收了較多的乙烯、丙烯。這一方法的推廣,還將源源不斷為企業的節能增效及環保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