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海外消息,2月17日,科索沃通過獨立宣言,正式脫離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誓言將以除武力外的一切手段制裁科索沃。阿富汗2月18日率先承認科索沃為獨立國家,此后歐盟成員國法國、英國、德國和意大利4國外長先后宣布承認科索沃獨立。美國2月18日也發表書面聲明,宣布正式承認科索沃獨立。但俄羅斯、西班牙等國明確拒絕承認科索沃獨立,還有加拿大、巴西、印度等許多國家表示正就科索沃宣布獨立這一行為是否符合國際法展開研究。
美聯社指出,即使得到外交承認后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科索沃在電力、基礎設施和人才等方面都捉襟見肘,老百姓恐怕將遭受長時間的停電和物資匱乏之苦。科索沃地區40%電力供應和70%生活用品來自塞爾維亞其他地區。許多城鎮每天停電時間長達12小時,如果外界切斷對科索沃地區的電力供應,后果可想而知。也許科索沃人慶祝獨立的禮炮,將淹沒在眾多便攜式發電機的轟鳴聲中。
科索沃地區80%的商人認為,電力能源短缺是當地面臨的最大問題。盡管科索沃自治政府正研究一份價值40億美元的興建燃煤發電站的合同,而且官員們稱這一電站將徹底解決電力短缺,但專家說,這座發電站最早也要到2012年才能完全投產,難解燃眉之急。
科索沃經濟學家易卜拉欣·雷杰皮說:“我們必須拋棄幻想,不要以為宣布獨立會給街頭帶來成噸的美元。經濟危機很可能持續。”自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至2004年,國際社會每年用于科索沃建設的資金高達30億美元。在可預見的未來,科索沃仍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聯合國和歐盟援助。2007年,聯合國對科索沃的援助預算為2.2億美元。科索沃計劃6月召開國際援助會議,以期緩解資金短缺的困境。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朱曉中研究員指出,科索沃問題的一個大背景是,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又重新在國際舞臺上展現自己的形象。最近這些年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暴漲,俄羅斯積累了大量的石油財富,俄羅斯的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過去一段時間,俄羅斯的經濟能力不夠,使它的發言權削弱。現在經濟上的富裕給了俄羅斯足夠的底氣。
俄羅斯將塞爾維亞看成是自己的后花園。俄在巴爾干有著傳統的利益。俄羅斯最近的一個大動作是1月25日與塞爾維亞在莫斯科簽署了一項能源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在塞境內建造過境天然氣輸送管道。這項能源協議實施后,塞爾維亞將成為俄羅斯向南部歐洲輸送天然氣的“集散中心”。歐盟和美國因此擔心,這將加重塞爾維亞在科索沃問題和加入歐盟談判上的砝碼,同時促使歐洲在能源供應上進一步依賴俄羅斯。
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2月20日在華沙表示:“我們曾多次表示,能源問題是最為關鍵的,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妥當的解決,歐盟同俄羅斯的其他合作談判也不會有最終的結果。”目前,歐盟國家約四分之一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近年來,在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的天然氣定價糾紛中,歐洲國家屢遭殃及,不斷遭受“斷氣”之苦,因此歐盟在與俄羅斯進行談判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能源供應的多元化,以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因此,歐盟不但要降低對俄國的能源依賴程度,還必須增強從其他產油國輸入能源的能力。在美國的支持下,歐盟正計劃修建連接中東和中亞的輸油管道,而這條管道也必須取道巴爾干半島。所以科索沃的獨立是兩個陣營在能源政治上的第一輪角力。